BI-RADS钙化形态描述及评估分类在团簇状分布微钙化灶中的应用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on8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钙化形态描述及评估分类对乳腺团簇状分布微钙化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其对恶性风险的预测价值.  材料与方法:  因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发现团簇状分布可疑微钙化病灶而在我院进行乳腺X线金属丝定位切取活检或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术的患者134例,所有病例临床触诊阴性且X线图像上无肿块.回顾性分析术前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图像,使用BI-RADS钙化形态的专业描述术语描述团簇状分布微钙化灶,并进行最终的评估分类.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如诊断结果考虑是恶性则定义为阳性,计算不同BI-RADS钙化形态描述及评估分类的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使用卡方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统计不同钙化形态描述及评估分类间的差异.  结果:  134例团簇状分布微钙化病灶PPV为21.6%(29/134).团簇状分布微钙化病灶的钙化形态描述包括圆点状钙化、无定形钙化、粗糙不均质钙化、细小多形性钙化、细线分枝状钙化,其PPV分别为7.1%(1/14)、4.2%(3/72)、36.4%(8/22)、52.6%(10/19)、100%(7/7),不同钙化形态描述间 PPV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团簇状分布微钙化病灶的最终评估包括BI-RADS 3类、BI-RADS4a类、BI-RADS 4b-c类,其PPV分别为5.3%(1/19)、15.9%(14/92)、51.9%(14/27),不同评估分类间PP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BI-RADS 钙化形态描述及评估分类可以较好的预测团簇状分布微钙化灶的恶性风险.团簇状分布微钙化灶的形态特征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依据.团簇状分布圆形/点状及无定形钙化可以考虑归入BI-RADS 4a类.
其他文献
摘 要:体育与健康这门学科从其自身的特色上吸引着正值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但是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些现象:其一是体育课堂作为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受到气温变化,周围环境变化的干扰,影响了体育课的有效性。其二是受班级学生数量、学校场地、器材等的影响,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可能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利用好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对初中体育课堂的组织与开展进行一番探讨,让学生身心愉悦
目的: 探讨电烧伤患者治疗的手术时机和修复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回顾1989年1月~2008年12月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收治的电击致Ⅲ°Ⅳ°重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主的不同自身抗体。在10年生存率可达80%-90
背景及目的星形胶质细胞磷酸化蛋白PEA-15(Phosphoprotein enriched in astrocytes-15k Da)广泛存在于细胞质,位于常染色体Iq21-22,其含有一个DED结构域(death effector doma
CT增强扫描是诊断肝脏疾病的重要方法,特别是肝脏肿瘤术后患者,需进行多次复查,势必增加患者的辐射剂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次剂量的积累效应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1]。单纯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