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治理视角下农村新型养老模式研究——以鲁北地区J村为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an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我国老龄人口迅速增长,老年人问题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结构,城镇人口养老体系相对完善,而我国农村养老体系发展相对缓慢。在社会发展中,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传统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模式已发生动摇,新型养老体系亟需建立。国内外有诸多关于养老体系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从政府治理视角来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研究,从政府的角度审视农村养老体系中各主体功能作用的欠缺之处,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新型农村养老体系的建立与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本文开始部分借鉴分析概括了治理理论、社会养老保障等理论,用以支持文章后面部分的案例分析。对J村与养老相关方面进行了调查统计,以之作为个案,概括介绍了J村的自然地理、经济、文化等基本情况,对 J村养老状况进行了着重分析,J村现行养老模式主要包含家庭养老方式、自我养老方式、社会养老方式和国家养老方式四种养老方式,本文结合 J村实际情况对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等方面进行概括分析。各养老方式按照养老过程中积极方面以及不足之处的结构模式分析,针对不足之处详细分析原因,此部分对不足之处及原因的分析着重从政府角度来看。结合 J实际来看,家庭养老的作用趋于弱化,它在政府帮扶下发挥了一定的养老作用,由于社会发展形势,诸如教育、医疗、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影响,再加上家庭养老所依靠的传统孝文化的衰弱,弱化了家庭养老功能。自我养老对于部分老人来说是一种较佳养老方式,政府亦提供了相应的帮助,但此种养老方式并不具有普遍性,对于勉强为之的老人亦有诸多负面影响。社会养老在农村养老方面作用初显,受到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农民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其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国家养老政策的推进,农村老人享受到国家的关怀与帮助,国家养老主要以物质资助单纯方式进行,国家在多元化养老模式中的主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现行养老模式作用发挥以及问题的存在,尤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新型农村养老模式的构建,政府主导的作用的发挥提出了要求。根据政府治理理论,政府调动各方养老主体优势,相互协调配合,以收到最佳养老效果,切实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其他文献
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陕西省民办高校自1984年创建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
弹劾权作为一项权力机关互相监督制衡的权力,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宪法基础,自美国1787年宪法之后被很多国家写入宪法。从源头上讲,弹劾权最早出现英国,以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脱胎于欧洲政治合作,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是欧盟对外行动的最重要的政策工具。该政策一般由欧洲理事会制定,欧盟委员会、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