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界面力学的理论模拟及实验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极端或异常热膨胀性能的功能复合材料比一般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效应更为复杂。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对在该类型复合材料中存在的界面问题开展过研究。这类复合材料的设计,也都是在完全忽略界面效应的前提下进行的。为了更好的设计该类复合材料,界面受力以及组元受力的大小与分布规律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建立了具有极度或异常热膨胀性能复合材料的数学物理力学模型,分析了界面及组元受热过程中的应力大小与分布规律,并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模拟分析,其结果与理论模型中的结果基本吻合。 本文选择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的Fe64Ni36(Invar合金)与Mn75Ni15Cu10合金作为组元,经冷轧复合成复合材料作为实验试样。通过电阻率以及X-Ray衍射方法分析了复合材料热循环过程中应力的变化规律。用MATLAB软件模拟了应力与电阻率的变化关系式,再结合数学物理力学模型,得到了组元不同厚度处的电阻率值,通过对厚度求积分得到的总电阻率值,与实测电阻率值基本吻合。 通过电阻率分析可以确定复合材料热循环中的应力变化,确定热处理参数(即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循环次数)。
其他文献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石油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源形式.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石油的开采难度也越来越高.其中,设备防爆工作是海洋石油平台安全工作的
配位化学是近年来化学学科中发展比较迅速的领域之一。设计合成新型配合物,特别是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其结构、反应性质及性能是配位化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以过渡金属配合物为
建模思想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在教学中通过问题串的引领将常见几何问题模型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骨修复复合材料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该复合材料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改变羟基磷灰石在复合材料中的组分、粒径以及分布情况设计出具有良好的生物性能、
本文研究了铸态Cu-Ni-Mn合金与铸造碳化铬的界面特性,并在此基础上以不同尺寸(42~362μm)的铸造碳化铬颗粒为增强体,采用真空热压液相烧结技术制备了不同颗粒含量(0~45vol.%)的
基于NiFe2O4基金属陶瓷作为应用于铝电解工业的惰性阳极因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碳素阳极所带来污染环境的问题,达到电解过程的零排放和低能耗,成为材料领域和国际铝业界的研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