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粕是一种植物性蛋白饲料,蛋白质含量高,产量多,但是由于自身存在的多种抗营养因子而使其的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处理豆粕的方法中微生物处理豆粕的方法安全,无残留,不仅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同时产生很多种益生菌,对动物机体内的平衡也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动物性蛋白有很多弊端使得处理豆粕让其代替动物性蛋白成为热点。本次研究以豆粕为原料,对豆粕进行微生物发酵,研究微生物发酵豆粕后,豆粕中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变化。1不同的单一菌种和发酵条件对发酵豆粕的影响,本次实验主要是利用三种酵母菌A-1、B-1、C-1和木霉S-1对豆粕进行单菌发酵,采用的是三因素三水平的L9(34)的正交实验,通过测定发酵后豆粕中的粗蛋白、粗纤维、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植酸来分别探讨四种实验菌对豆粕的影响。实验的结果表明,对于豆粕中的粗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影响最大的菌种是酵母菌A-1,在9%接种量、料水比为1:1.2、发酵时间为48h的条件下提高粗蛋白的含量和降解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效果最显著,木霉在6%接种量、料水比1:1、发酵时间72h的条件下对豆粕中的粗纤维降解最显著,酵母菌B-1在6%接种量、料水比1:0.8、发酵时间48h的时候植酸的去除率在四种菌中是最低的。2混合菌种的不同接种比例对豆粕的影响,本次实验采用的是三因素三水平的L9(34)的正交实验,通过测定发酵后豆粕中的粗蛋白、粗纤维、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植酸来确定混合菌种发酵的最佳的接种比例和影响其发酵效果的主次菌种。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接种比例为酵母菌A-1:酵母菌B-1:酵母菌C-1:木霉S-1为6%:6%:4%:2%的时候粗蛋白含量提高最显著,同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在此接种比例下被降解的最明显,粗纤维在木霉6%的接种比例的时候去除率显著,综合几种影响因子共同的发酵效果,混合菌种的接种比例在酵母菌A-1:酵母菌B-1:酵母菌C-1:木霉S-1为6%:6%:4%:4%。3发酵条件的优化,实验采用5因素4水平的L16(4(?))的正交实验,通过测定发酵后豆粕中的粗蛋白、粗纤维、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植酸来分别探讨五种发酵条件对豆粕的影响。实验的结果表明,在各菌种接种比例确定的情况下,最佳的发酵条件为8%接种量、起始pH为自然(6.68)、料水比在1:0.8-1:1、发酵温度在28℃-32℃、发酵时间为48h的时候发酵的效果最显著,而降解粗纤维在pH值为9、料水比为1:1.2、温度为36℃、发酵时间为72h的条件下降解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