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唑类杂环衍生物因为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作用谱广以及药效高等优点,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青睐。而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三唑类化合物杀菌剂的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设计新颖结构的三唑类化合物对于新农药的创制具有实际重要意义。香豆素是一种天然产物,其中很多种香豆素具有显著的杀菌活性、除草活性及生物活性。本课题构想香豆素与三唑类杂环衍生物优势结构相结合,开发出结构新颖且活性更好的目标分子。论文设计合成A、B、C三种系列具有新颖结构的新型三唑类抗真菌化合物,并对香豆素及A系列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进行了工艺上的优化。并采用“菌落生长直径法”,使用三种病原菌对三类化合物做了抗真菌活性实验。本论文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A系列化合物以α-溴代苯乙酮、1,2,4-三氮唑、3,4,6-取代7-羟基香豆素为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合成八种目标产物,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工艺上的优化;B系列化合物以一氯频呐酮、1,2,4-三氮唑和3,4,6-取代7-羟基香豆素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九种目标产物;C系列以水杨醛、乙酰乙酸乙酯、1,2,4-三氮唑和3,4,6-取代7-羟基香豆素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一种目标化合物,所有目标产物结构均通过IR、1H-NMR、13C-NMR、LC-MS等方法进行了表征。2.抗菌活性测试实验以小麦赤霉病原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小麦灰霉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水稻纹枯病原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 Donk)作为测试菌种,阳性对照采用三唑酮杀菌剂,在药品浓度为125mg/L质量浓度下对所合成的A、B、C三种系列三唑类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经过测试发现,目标化合物对三种病原菌均有抑制效果,部分化合物杀菌效果优于阳性对照三唑酮,香豆素芳环上有给电子取代基的化合物比有吸电子取代基的化合物活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