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文学翻译因其读者的特殊性成为文学翻译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却常常忽略的组成部分。中国儿童文学翻译晚清时期开始而今己有百年历史。百年来,不断有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传入国内,翻译对中国的儿童文学发展一直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我国的儿童文学翻译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两方面的发展却极不平衡。
大量儿童文学的译作涌入国门,可目前就儿童文学的翻译研究尚未系统展开,至今还没有公开出版的关于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书籍。即便有关于儿童文学翻译的论述,也大多是基于经验基础上的体会或以某个理论为基础的译作评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性不强。而由于儿童有其独特的认知能力水平和中西文化差距,儿童文学翻译对于译者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儿童文学的翻译除了内容和形式上易于被孩子们所接受以外,语言运用方面的独特性是它吸引儿童读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只有把握好儿童文学的文体风格,才能译出儿童乐于接受的优秀作品。
本论文回顾了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和文体翻译的研究结果,从文学文体学视角出发,以《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译本为研究范本进行纵向历时比较,分析两部作品在人名、新生词汇、长句子处理、诗歌和修辞等文体特点上异同,总结百年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从而探索更适合儿童文学翻译的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