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双频P码接收机的前端电路设计与实现

来源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fxj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可以实现全天候、全球性与高精度的连续导航与定位,近些年发展非常迅速。随着GPS系统现代化计划的实施以及其他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的建设与不断完善,未来可用的卫星导航定位信号资源将会得到极大的丰富,研制多频多系统的卫星导航接收机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研制多频多系统的卫星导航接收机的主要技术障碍之一在于缺乏相应的前端专用集成电路(ASIC)。本文针对921二期精密定轨以及相关的工程项目需求,利用已有的成熟通用集成电路,研制了一套针对GPS双频P码的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前端电路,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其中有创新意义的工作有:(1)巧妙利用目前针对GPS L1-C/A码的单频接收机前端专用集成电路GP2015,设计并实现了针对GPS双频P码的接收机前端电路,为下一步研制完整的GPS双频P码接收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通过采用DDS技术,使得该前端电路在不更换主要元器件的条件下,可灵活地适应多频多系统接收机的需求,大大的提高接收机的兼容性。文中体现一种多频多系统兼容机的设计思想,符合未来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发展趋势。相关的测试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前端电路达到了应有的性能。目前,该前端电路已开始应该用于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之中,对今后研制多频多系统的导航接收机也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Internet网络带宽的增加和网络速度的提升,GIS与Internet相结合的基于B/S模式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且由于其具有的显著优势,正在逐步取代传统C/S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不断地快速发展,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逐年加大,建设工程交易市场也随之蓬勃发展。作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如何保证建设工程交易的“公平、公正、公开”,确
万维网产生以后,将遍布全球各地的计算机联系到一起,这些计算机中的数据资源组成的规模庞大的数据库,拥有了一台能够联网的计算机,就等于拥有了整个万维网上的所有资源,人们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被应用到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这些信息系统需要更多的通信和交互,各系统需要共享相关数据,共同合作来完成特定任务。而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是于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它是以合成孔径雷达复数据提取的相位信息为信息源获取地表的三维信息和高程变化信息的一项技术。它将干涉测量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