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党建思想研究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dbjq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界对陈云党建思想的研究至今已有30年。在这30年中陈云党建思想研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走过了从侧重微观研究到侧重宏观研究的过程,亦即从侧重陈云某一方面党建思想研究到侧重陈云党建思想整体研究的过程。在陈云党建思想的系统研究方面,从1992年刘开寿发表第一本试图建构陈云党建思想完整体系的专著至今已过去了将近20年。此后,只有三篇硕士论文做过相同的尝试,但均未能超越刘开寿的研究成果。总的来看,现有陈云党建思想研究存在着三个不足之处:对陈云某一方面思想的研究存在薄弱环节,对陈云党建思想体系的整体建构需要深入,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本文试图重新建构陈云党建思想的完整体系并在研究中加强现有陈云党建思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为此,本文在研究中力图尽可能全面地占有资料,并综合运用了历史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全文由引言、正文(七章)、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意义,分析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第一章全面梳理了陈云党建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本文认为,陈云党建思想形成的条件包括个人品格条件、社会实践条件、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的影响三个方面。陈云党建思想的发展具有各个时期重点突出和各方面思想发展脉络清晰两个特点。以陈云工作重心的变化为依据并结合陈云党建思想发展各个时期重点突出的特点,本文将陈云党建思想划分为早期革命时期、主抓党建工作时期、主抓经济工作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分别对应了陈云党建思想体系中的四个重要内容:领导方法、主体建设、思想方法和党风建设。第二章集中论述了陈云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思想。本文认为,陈云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思想以学习为出发点,以思想方法为落脚点,以学习哲学为桥梁。陈云关于思想方法的思想中核心是实事求是,“十五字诀”是实现实事求是的方法,正确处理真理面子问题则是实现实事求是的主观态度保证。本文还从陈云关于党建、群众、经济等工作的著作中,抽象出了陈云关于统筹处理主与次、集中与分散、战略与眼前、局部与整体、数量与质量、主动与被动、积极与稳妥、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的辩证关系的思想,作为陈云关于思想方法思想的一部分,这是陈云党建思想中颇具特色同时也在以前的研究中被忽略的内容。第三章着重论述了陈云关于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本文认为,陈云提出了以党的原则为根本出发点,按照“高级干部的团结——干部的团结——中央的团结——全党的团结”的路径实现党的团结的思想。在党的团结与党内斗争的关系问题上,党的团结居于主导地位,而党内斗争则是实现党的团结的手段,要从党的团结的目的出发。本文认为,陈云关于民主集中制的思想根据具体环境的不同强调的重点也不同。在领导班子中更要强调民主,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更要强调维护和加强中央的权威。民主实现的关键在正确对待不同意见。第四章集中论述了陈云关于党的主体建设的思想。本文认为陈云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思想包含党员和党员队伍两个层次。陈云关于党员队伍如何巩固的思想是陈云党建思想中易受忽视的部分,它其实是实现陈云“党员质量重于数量”著名论断的方法。本文认为,陈云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核心是用人之道,具体标准是德才兼备和五湖四海。本文回顾了陈云德才兼备的用人思想从“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陈云德才兼备的思想与毛泽东才德兼备的思想之间的区别。本文认为,陈云基层党建设思想的重要价值在于它阐明了基层党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陈云基层党建设思想的核心。密切联系群众的基层党才是巩固的堡垒,基层党组织是深入群众的前沿阵地,是领导群众工作的核心力量。如果基层党不关心群众利益,要想得到群众的拥护是不可能的。针对目前对陈云秘密党建设思想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本文从秘密党的地位和作用、秘密党存在的主客观条件、秘密党的党员、秘密党的组织形式、秘密党的巩固、秘密党的党外活动六个方面全面论述了陈云的秘密党建设思想。第五章着重论述了陈云关于党的领导方式的思想。本文认为,陈云领导方式思想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抗日战争前,陈云形成了“领导方式”的概念,论述了领导方式的实质和内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领导方式”思想。延安时期,陈云拓展了“领导方式”的内涵和外延,补充论述了关于“领导中的反馈机制”等问题。抗日战争之后,陈云从思想方法的高度对领导方式进行了抽象总结,从而也就克服了抗日战争前“领导方式”思想缺乏理论深度的局限性。本文还从领导的准备、领导的实施和领导的反馈三方面全面阐述了陈云领导方式思想的内涵。第六章集中论述了陈云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本文认为,把握陈云的党风建设思想,必须把它与精神文明建设、党的纪律、群众路线联系起来。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治国战略;党风建设是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关键手段,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党的纪律则是抓党风的关键一环;群众路线则是党风的根基所在。本文认为,陈云整顿党风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九个结合。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纪政纪结合起来;把利用全党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把纪律和法律结合起来;把纪检部门工作和思想政治部门工作结合起来;把追求个人责任和追求党委责任结合起来;把提高党员素质和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结合起来;把批评教育和组织调动结合起来;把实事求是和从严治党结合起来。本文认为,在陈云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中,做好群众工作是实现群众路线的关键。而群众工作的动力和出发点是群众利益,方法是自下而上,其过程可以归结为:深入群众——经过群众——实现利益。第七章着重论述了陈云党建思想的基本体系和主要贡献。本文认为,陈云党建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是陈云的党建思想内在结构中两个关键支点。这两个支点是陈云党建思想的重心所在,它们的相互作用和对立统一构成了陈云党建思想的体系,也规定了陈云党建思想的特色和局限性。陈云党建思想的特色包括三点:“道”与“术”的统一、理论的务实性与战略性的统一、方法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本文认为,陈云党建思想的历史贡献最突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抗日战争时期为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二是改革开放时期为党在新时期保持革命本色和先进性、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作出了贡献。陈云党建思想的理论贡献最突出的有四个方面:强调思想方法,指明了实事求是的实现路径;重视学习,丰富了党的学习理论;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完善了党的组织路线理论;重视党风建设,推进了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本文又从有助于新时期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有助于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有助于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助于新时期提高党防腐拒变的能力、有助于新时期正确处理党群关系五个方面阐述了陈云党建思想的现实意义。结语部分集中阐述了本研究的创新见解,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在比较DCC-DMAP和HMPA两种不同合成方法的基础上,在室温下顺利地将在通常反应条件下极易异构化的13-cis-维A酸合成了其衍生物13-cis-维A酸-N'-(2-四氢呋喃烷基)-N^3-乙基-5-氟尿
随着全国生态旅游的繁荣,我国森林公园事业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到今天,森林公园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得到了快速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对森林公园投入资金数量的增长,自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时间相当长的睡眠的质和量令人不满意的状态,是睡眠障碍的主要形式。非器质性失眠是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使用的术语,指一组情绪因素作为原发病因或主
研究了以2-溴丙烷和硫脲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的作用下,以水作溶剂,制得S-异丙基异硫脲盐,并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水解,酸化,制得了标题化合物。用气相色谱和红外
由吡啶、溴代正丁烷和四氟硼酸钠为原料合成,标题化合物。首先合成中间体溴代N-丁基吡啶(BPyBr)用正交实验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选,确定了最他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吡啶):n(溴代正丁烷)=1
以H酸-钠盐为主要反应物,在其基本骨架上链接邻-氨基酚,制备了新偶氮类试剂7-(邻羟基苯偶氮)-8-羟基-t-氨基。3,6-萘二磺酸(HAN)。采用红外、紫外可见和元素分析方法对HAN进行了测试
利用微波法首次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插入到层状化合物K2Ti409中,制得了一种不溶性的杀菌剂。比较了微波法与传统方法在酸化、预撑和柱撑时的不同,发现微波法不仅能
SnO2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在气敏传感器、透明导电薄膜、电池电极等方面应用广泛。按照纳米薄膜、纳米线的顺序,对SnO2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痰火扰心型心房纤颤患者服用连蒌胆星汤后的临床疗效及服药前后左房内径、血小板中P-选择素及表面膜糖蛋白表达的改变。临床疗效分别根据《ACC/AHA/ESC房
企业资产价值是品牌力量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公司规模和实力的重要保证。优秀的企业比较注重品牌价值,品牌资产是企业效益发展的大力保证,不仅能够增加企业总体资产还能够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