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假轨迹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mesTs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GPS智能移动设备和移动计算的快速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在物联网应用中越来越受青睐。智能终端和定位技术的更新和升级,旨在为用户和服务商之间提供通信载体进行信息交互。然而人们沉浸在互联网时代源源不断带给其便利的输入时,也在不知不觉地将个人隐私进行输出。轨迹数据未经处理直接发布,是泄露用户隐私的最直接途径。攻击者不仅可以获得移动对象的位置分布和行程轨迹,甚至可以通过关联外部知识进行数据挖掘,推测出用户的生活喜好、社会关系等较为隐含的私密信息。因此,轨迹隐私保护方面的研究对于人们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针对轨迹数据发布中的隐私保护问题开展研究,基于从不同角度出发的隐私保护目的,提出了两种基于假轨迹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1)针对目前假轨迹生成方法未考虑轨迹多特征,易产生不合理位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虚假轨迹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始轨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转换成具有多特征的轨迹矩阵;然后通过稀疏表示构建测试样本和训练样本的表达式,并加入L2正则项构建一个新的目标损失函数;最后基于该方法进行优化迭代,为每个测试样本选择对应权重系数最高的top-M个训练样本。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生成假轨迹的效果,与已有的MLN(Moving in a Neighborhood)、MN(Moving in a Limited Neighborhood)方法进行对比,基于不同的评价指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2)针对大多数生成的虚假轨迹都能被CNN网络模型检测出来,造成隐私保护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采样点聚类的虚假轨迹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始轨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转换成具有多特征的轨迹矩阵;然后根据新定义的距离函数计算轨迹相似性,通过设置阈值来缩减待聚类集合的大小;接着基于上述得到的集合使用K-means聚类的方法再次筛选出目标的近邻集合,直到遍历完每个采样点后,重构一条新的虚假轨迹。该方法可以保证构成的虚假轨迹集合中的轨迹在时间区间内的任意时刻的采样点位置都是相近的。以此类推,设置不同的阈值,就会形成不同的虚假轨迹段划分到真实轨迹的聚类集合中。实验结果证明:与列举的5种虚假轨迹生成算法相比,在CNN对以上伪轨迹检测率分别为97.2%,94.1%,86.8%,83.3%,16.5%的情况下,基于此方法下生成的虚假轨迹被检测成功的概率低于10%,达到了较好的轨迹隐私保护效果。
其他文献
水下无线光通信以其低损耗窗口、抗干扰能力强、通信速率高的优势在水下无线通信领域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光束在海洋信道传输过程中主要受到海洋湍流、吸收和散射的随机多变影响,带来的能量损耗和信道衰落,将导致水下光信号传输系统的误码率增加,传输性能严重降低。因此探索合适的水下光信号传输方式,研究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和调制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将LDPC编码与PPM调制联合
太阳能是自然界的基本能源之一,可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的有效途径。钙钛矿铁电氧化物材料在光伏器件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铁电体中的自发极化特性能够促进载流子的分离并使光电压高于光学带隙,对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有巨大作用。但是,钙钛矿铁电氧化物由于氧和过渡金属原子两者之间的电负性差异和较大的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和成熟,医药业、食品业、物流业及计算机,电信和家用电器等3C产业等行业变得活跃起来,许多行业的生产已从变化不大的大批量产品转移到了高混合量的小批量产品,这就需要构建一个灵活而高效的制造系统。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需要单独的工作空间且价格高昂,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既可以独立工作又能与人类协作的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鉴于协作机器人工作场所及工作内容,对其稳定性、安全
覆盖于圆柱细丝壁面的液体薄膜流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纤维细丝流体覆膜流动的动力学特性将会对涂覆工艺的质量产生巨大影响。在涂覆的过程中,纤维细丝上液体的流动特性是决定镀膜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了解纤维细丝上覆膜的流动特性,可实现精确调控覆膜的形貌和结构。因此,开展圆柱细丝上覆膜流动的动力学特性研究,探索控制界面稳定性和动力学行为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针对圆柱细丝上高粘
本论文将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与球磨法相结合制备了具有好的放氢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Al-Bi-CNTs、Al-BiOX(X=F、Cl、Br、I)和Al-Bi2O2CO3三种制氢材料。分别测试了它们的产氢性能,并通过XRD、SEM-EDS、TEM-SAED、XPS和理论计算等手段对它们的产氢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球磨加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制备了Al-Bi-CNTs材料。发现经SPS烧结后的Al-Bi-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工业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生产场所转向室内,因此现今对室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要求室内环境卫生的同时还要求室内环境有很高的人体舒适度。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室内环境舒适度的两大主要因素,在中国南部地区每年3、4月份时的回南天和7、8月份时的梅雨季,环境湿度都会陡增,人体在这种环境下体感舒适度会降低;同时过高的湿度非常容易滋生各种有害微生物,
针对6R关节型机器人在上/下料过程中存在生产效率较低、偶然发生机械碰撞以及运行过程伴随振动的问题以及基本鲸鱼优化算法存在的收敛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不足,本课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并基于改进的算法对6-DOF串联型工业机器人进行运动分析及轨迹规划的研究。本文主要对课题中鲸鱼优化算法改进部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了时间最优轨迹规划。首先,基于标准D-H法对研究本体建立关
数字时间转换器(DTC)是一种根据数字信号控制实现不同的输入到输出延时的电路,可用于调整关键信号路径的传播延时。利用DTC可以相对地提高时间分辨率,在最近几十年,DTC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研究的关注,其主要应用在频率合成和有线/无线发射机和接收机等领域。DTC与传统的数模转换器(DAC)相似,重要的性能特性包括动态范围、分辨率、精度、非线性和单调性,也包括功耗和抖动或相位噪声。本论文主要研究一种
Na0.5Bi0.5TiO3(NBT)基无铅陶瓷由于其自发极化铁电特性,在铁电储能、铁电催化、铁电光电等交叉领域持续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有望在换能器、传感器、存储器和光电器件等领域得到应用。NBT陶瓷的氧八面体结构将电荷、自旋、极化强烈的耦合在一起,产生丰富的电学、光学、磁学、储能物理等特性,通过掺杂NBT陶瓷从而调控其微观结构及性能是一种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设计B位Mo,Nb,Ta掺杂,采用传统
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应用着计算机视觉技术。场景文本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基础任务,通常与文本提取、文本识别等技术相结合,应用在智慧城市、智能辅助驾驶、视障人士导盲等领域中。当前,对文档图形进行检测主要使用的是通用检测器,但复杂的背景环境以及场景文本行的扭曲等条件会导致大量漏检、误检问题的出现。为克服场景文本扭曲等复杂现实问题以提升文本检测效率与质量,本文结合通用检测模型和卷积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