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显著增长以及社会的进步,保险行业也方兴未艾。保险代位求偿权的适用,特别是能否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于人身保险中,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国保险代位求偿权一直被限制在财产保险领域,事实上,人身保险中也有代位求偿权能够发挥作用的空间,从域外的立法司法情况以及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探讨可知,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中的部分人身保险兼备人身与财产的双重性质,由此,损失补偿原则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显著增长以及社会的进步,保险行业也方兴未艾。保险代位求偿权的适用,特别是能否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于人身保险中,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国保险代位求偿权一直被限制在财产保险领域,事实上,人身保险中也有代位求偿权能够发挥作用的空间,从域外的立法司法情况以及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探讨可知,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中的部分人身保险兼备人身与财产的双重性质,由此,损失补偿原则在其中也有应用的空间,但学界多年的研究探索并未得到我国立法的认可,这样的立法现状造成了一定的司法困境,一方面,《保险法》第46条这一禁止性规定摒除了所有人身保险适用代位求偿权的可能性,悖离保险法的核心原则——损失填补原则;另一方面,实践中,例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等也有不同于《保险法》的裁判或解答,或是有的法官依照保险法的基本原理,结合自由裁量权,判定有的人身保险符合损失填补原则,这些就造成了司法实践中“同案不同判”、不当得利、影响司法公信力、破坏保险行业规范化发展等问题。本文从保险代位求偿权基础理论入手,重点对我国人身保险适用代位求偿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阐述,最后对尝试探索我国人身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实现路径提出笔者的一点拙见,但可能因笔者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查阅的资料也有限,文章论述可能还不够深入,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其次文章选取分析的案例有限,而保险实务中案件繁多复杂,不能逐一分析讨论,难以穷尽当前司法的观点。再者,学术领域针对此问题也涌现出很多新理论,本文未能全部详尽阐述。本文将从以下五个章节展开:第一部分是对文章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的介绍说明。目前我国的保险行业的发展还未够精细化,保险公司多还停留在对业务规模和保险费用等浅层次的利润的追逐,大多对代位求偿权在保险实务中的功能作用认识不足,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追偿意识还比较淡薄,这对于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并非好现象。由此可见,探索研究这一问题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对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基础理论概述。主要是对概念、性质以及行使要件的介绍,明确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基本内涵及其存在的作用与意义,为后文进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做铺垫并打开思路。第三部分是对我国人身保险适用代位求偿权的必要性分析。通过分析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现实需要,以及我国立法绝对禁止代位求偿权应用在人身保险中的风险与问题,并通过具体的裁判案例来引出当前保险业司法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强调凸显人身保险的部分具体险种中有适用代位求偿权的必要性。第四部分是对我国人身保险适用代位求偿权的可行性分析。首先从理论界当前比较突出的三种理论争议,结合保险代位权的理论基础——损失补偿原则进行学理分析,笔者支持“部分肯定说”并进行说理。再通过分析域外关于人身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实践情况来佐证其在制度和实践层面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分析代位求偿权在我国人身保险具体险种中的适用可行性,得出人寿保险不适用保险代位权,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险中满足损失补偿性质的保险则有代位的空间,表明了在我国人身保险中代位求偿权具备适用空间和可行性。第五部分是对我国人身保险适用代位求偿权的思考和探索。笔者从当前我国立法、司法等层面着手,主要在立法方面,对保险法的完善给出一定的建议,改变保险合同分类标准,调整部分法条的位置,允许约定代位求偿权,司法层面可采用论理解释进行限缩与扩张理解具体法条的部分内容,发布指导性案例等引导代位求偿权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保险业务方面则需要提高保险人的求偿意识和能力,同时要规范保险人在业务中提供的保险合同格式文本,防止权利义务失衡,以协调各方利益。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效能、自我控制和攻击行为的关系,并将性别作为调节变量,探究性别通过自我控制影响攻击行为。方法 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自我控制量表》《攻击行为量表》对扬州某高等院校796名大学生(男生405名,女生391名)进行团体测量,并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构建,运用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 (1)大学生自我效能(r=-0.44,P<0.01)、自我控制(r=-0.53,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制造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呈现出快速的发展态势,存货作为中小制造企业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企业存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存货管理方法落后,存货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等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中小制造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对策,包括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存货仓库分类细化,运用数据指标分析优化资源结构等,以期为提高中小制造企业的内控管理、增强企
智能化物流是激活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热点问题,众多经济形态纷纷加入到物流贸易的行列中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新疆物流经济市场中的智能化新业态频发,并逐渐渗透到全球经济活动的各个角落,形成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格局,但在新疆物流经济蓬勃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智能化资源不通畅、不均衡和不充分问题,成为影响新疆物流经济发展的较大隐患。本文从新疆物流业智能化创新发展的视角出发,基于扎根理论,质化分析
臭氧因其氧化性强、反应速率快、无二次污染、降解充分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苯酚废水的降解处理。针对传统的气泡式臭氧接触反应器存在的气泡直径大、水中停留时间短、臭氧利用率低和处理效果差等问题,研发了一种压力式臭氧氧化技术,通过水力循环对臭氧气体进行加压,能够维持反应器的压力在0.3 Mpa溶气压力以上,以此增加臭氧在污水中溶解度,提高臭氧浓度,减小气泡直径,扩大臭氧与污水接触面积,延长停留时间,从而提高
Vlog新闻是媒体融合语境下的一种新型新闻产品。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Vlog新闻以单兵作战、报道及时的优势成为新闻报道的轻骑兵。作为主流媒体媒介融合的一个成果,Vlog新闻完善了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新闻产品体系。本文以2020年武汉全城封闭管理这一特殊时间段内的主流媒体Vlog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为民众告知信息并引导舆论。研究发现,作为一种新的短视频新闻报道形式,Vlo
有机废水成分复杂、毒性大、很难通过常规的生化方法进行处理。臭氧催化氧化技术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对有机废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开发新型的非均相催化剂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制备了不同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对臭氧催化氧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探索了蜂窝活性炭基催化剂臭氧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以100孔/平方英寸的蜂窝活性炭(HAC)为载体,制备了Fe-La/HAC、Fe-Ce/HAC、Cu-La/HAC、C
基于历史的叙事改变了美国的竞争政策体系,美国联邦反垄断政策的历史被描述为钟摆叙事。然而,钟摆叙事使人们对美国反垄断执法的稳定性和合法性产生怀疑,在这种框架下,政策上不稳定的变化似乎只是总统选举而已。钟摆叙事是一种不可靠的工具,既不能对过去的经验做出积极的判断,也不能利用过去的经验来规划未来执法的标准规范。通过强调政策极端之间的摇摆,钟摆叙事掩盖了任何一个时期的执法成功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执法机构的贡
自18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方式的迅速迭代升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许多难以弥补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历来重视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自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来,国家对环境治理项目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建设了一大批惠民环保工程。但是,由于环境治理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影响范围广、见效慢等特点,使其在建设和验收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法治命题,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及构建相应法治保障是破题的关键。为此,应以新《反垄断法》实施为抓手,完善顶层设计,明确竞争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关系和协调机制;强化刚性约束,常态化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同时,尽快推动该项制度进一步法制化,使其贯穿产业政策和财政配套的全流程;增强体制机制保障,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用市场绩效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其通常包括对施工过程中各项费用进行的规划和安排以及核算等相关工作。建筑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管控手段,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而有效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建筑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展开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