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认为气血逆乱,脉络闭阻,肺腑气机失调,为中风的发病机制,益脑通络胶囊是依据王清任“补阳还五汤”的思路,大胆创新,注重益气活血的同时突出了“痰淤生毒,毒损脑髓”的理论,重用解毒之品,拓展了中风辨治的新理论、新思路。我们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研究中药益脑通络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量效关系,并观察益脑通络胶囊对肠系膜微血管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以探讨益脑通脉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光化学诱导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方法,设模型组、益脑通络胶囊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和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于造模成功后3h始,给予益脑通络胶囊灌胃,连续5d,动态观察体重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术后第5d,取脑,TTC染色后计算梗塞灶体积,HE染色后观察病理学改变。
采用光化学诱导的大鼠对肠系膜微血管血栓形成方法,设模型组,益脑通络胶囊小、中、大剂量组和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实验前每日给予益脑通络胶囊灌胃,连续5d,与第6d观察益脑通络胶囊对肠系膜微血管血栓形成的影响。
结果:益脑通络胶囊可以减小光化学诱导的大鼠局灶性脑梗死体积,其中大剂量组及中剂量组的梗死灶体积分别为6.3±1.27mm3、12.98±1.43m3明显小于对照组22.20±3.89m3(P<0.01),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梗塞体积差异不显著(P>0.01);治疗组各剂量组梗塞体积随给药量的增加而减小,呈现一定比例的量效关系。
益脑通络胶囊各剂量组对血栓形成时间在光照后均较模型组长(P<0.01),与步长脑心通组无差异;而血栓占管腔面积在光照后益脑通络胶囊各剂量组均比模型组明显减小(P<0.01),其中中剂量级(2159.12±526.76μm2)缩小血管堵塞面积优于步长脑心通组(3446±560.05μm2)(P<0.05)。
结论:益脑通络胶囊对光化学诱导的局灶性脑梗塞有显著治疗作用,减轻脑水肿,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益脑通络胶囊能改善肠系模微循环,能较好预防血小板粘附,在某种程度上对全身的微循环损伤也有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