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绵城市”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独特的城市开发理念,而低影响开发技术(LID)作为一种有效的科学方法,也逐渐被应用到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LID技术与传统的雨水调蓄设施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然而,却鲜见论文对两种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因此,本文利用深圳X大学部分易积水地块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WMM模型对开发现状进行建模,对绿色屋顶,渗透铺装,雨水花园三项选定的LID措施以及雨水调蓄池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从排放总量削减效果来看,在2~50年的降雨重现期条件下,雨水花园>渗透铺装>绿色屋顶;2、从排放口峰值流量削减效果来看,在2~50年的降雨重现期条件下,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渗透铺装;3、从径流系数削减效果来看,在2~50年的降雨重现期条件下,渗透铺装>绿色屋顶>雨水花园;4、降雨重现期P相同的条件下,中部调蓄池所需容积比末端调蓄池小,考虑到造价,土地利用等因素,宜将雨水调蓄池设在管网中部。将雨水花园、渗透铺装和绿色屋顶三种LID措施,按照不同改造比例进行组合,形成12种改造方案,添加至现状SWMM水力模型,并在下列3个控制目标条件下(1、2年一遇24小时降雨条件下,开发建设后的外排雨水设计流量不大于开发前的水平;2、10年一遇24小时降雨条件下,综合径流系数不大于0.6;3、研究区域经过LID改造之后,在50年降雨条件下,路面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对方案进行筛选。根据模拟结果,最后得出四个方案符合设计目标,分别是:绿色屋顶(100%)+透水铺装(100%);绿色屋顶(100%)+透水铺装(100%)+雨水花园(10%);绿色屋顶(80%)+透水铺装(100%)+雨水花园(8%);绿色屋顶(80%)+透水铺装(100%)+雨水花园(6%)。将上述四种合格方案与传统雨水调蓄池从水文防洪效益、全生命周期成本、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比,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进行能效分析。结果表明:雨水蓄水池具有较好的水文防洪效益,但是从成本投入情况、产生的社会效益来看,LID改造方案具有明显优势。对防洪效益,成本投入,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比较综合能效值的大小发现各LID改造方案均大于传统雨水调蓄池,充分说明了LID改造方案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