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臣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ixi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清臣(1032—1102年),字邦直,北宋大名府(旧治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人。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进士及第,调邢州(治今河北邢台)司户参军。其后,迁晋州和川县(旧治在今山西沁源西南)县令。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中制科,授秘书郎、签书平江军(治今江苏苏州)判官。因欧阳修推荐,擢集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王安石变法之初,深得参知政事韩绛赏识。熙宁三年(1070),韩绛出为陕西宣抚使,李清臣随其出任陕西路宣抚使司管勾机宜文字。次年,因受庆州(治今甘肃庆阳)兵变的牵连,贬为海州(旧治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通判。其后,历任提点京东路刑狱、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尚书右丞等职,进入统治集团的政治核心。宋哲宗初年,迁尚书左丞。因反对元祐更化,被垂帘听政的高太后变相逐出朝廷,历任知孟州(治今河南孟州)、知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知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知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等职。宋哲宗亲政后,拜中书侍郎。元祐九年(1094)春,拟定殿试策题,引导科举考生抨击元祐政治,呼吁恢复神宗熙丰新政,开启了“绍圣绍述”之政。范纯仁罢相,李清臣主持朝政,恢复了青苗法、免役法等。章惇拜相后,李清臣与其政见不合,遭到排挤,出知真定府。徽宗即位,召入朝廷,历任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因受宰相曾布排挤,罢为资政殿大学士、知大名府兼北京留守。不久,病死于任上。李清臣不仅是北宋后期政坛上的风云人物,而且也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早在庆历、嘉祐年间,他身处变法的时代潮流之中,积极呼吁文学革新、政治改革,写出了《易论》、《春秋论》、《秦论》、《唐论》、《五代论》,以及《议官策》、《议刑策》、《议兵策》、《法原策》等“二十四论”和“二十四策”。其文博古通今、才识兼茂、明于体用,欧阳修誉为“苏轼之流”,韩维称其“有荀卿笔力”,一篇传出,士人争相传看。在宋神宗时期奉命撰写的《大理寺记》、《都城记》等文,亦以典丽堂皇而著称。由于李清臣的诗文总集——《淇水集》已佚,加之长期以来研究宋代政治的学者又对其政治作用有所忽略,因此李清臣一直不为人们所注意,甚至其籍贯也都被误认为是安阳(今属河南)。为此,本文尽可能地搜集史料,对李清臣的政治生涯、政治思想、文学成就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历史地位进行了公正客观的评价。
其他文献
1《直拔法》技术研究背景、内容及成果简介1.1《直拔法》研究背景《直拔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简称《直拔法》),系采用直拔试件抗拉强度与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抗
中国共产党关于“学习型政党”的基本思想 ,在毛泽东时代已具雏形。在理论方面 ,毛泽东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贡献是重视“思想上建党”。他从党建的角度在“学习是什么、为什么学
英语作业一般被认为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它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或技能从而对课堂教学加以补充。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中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中出
作为一位创作、学术双栖型文人,曹文轩一方面对永恒的古典形式有无限的热衷,另一方面也不放弃对现代社会进行形而上的追问和对人性的思考。两相结合,他的长篇小说创作在关注审美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联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全部患者采用PFNA
国家的发展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其科技的发展。“教育兴则国运兴”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教育水平在现如今的世界格局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
人的发展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时候,人们都始终离不开对人的发展问题的思考和关注。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和目的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
本文主要论述了由于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和科技高速发展时期,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大量新问题、新矛盾致使不和谐、不文明现象日益膨胀,通讯技术的发展为这些不良信息扩散提供了便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Hsinchu Science Park)成立于1980年,是当今世界知名的科技园区之一。首先分析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设立的背景及其发展概况,接着主要分析了新竹科学工业
广义的地图概念包括各种类型的地图、与教学有关的各种图像、图表等,具体地说,主要有地图、景观图、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实物图和遥感图像等。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