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供应全球80%的重稀土资源,因而其矿床成因在国际矿床学界备受关注。南岭地区是全球著名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资源基地,是研究此类矿床成因的理想场所。该区域发育众多类型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但对于成矿岩体的稀土元素分异机制尚不清楚。因此,选取益将高铕-富钪轻稀土矿床为例,开展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并系统对比南岭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揭示成矿岩体中控制稀土元素分异的制约机制。主要成果如下:(1)益将石英闪长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436.9±3.3Ma(MSWD=1.7,n=20),表明该成矿岩体形成于加里东期。(2)查明了益将岩体中钪-铕-轻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钪元素富集于富锆和铁镁质的矿物,如角闪石;铕元素富集于富钙的矿物,如斜长石;轻稀土元素富集于副矿物,如磷灰石。(3)明确了益将岩体岩石成因、岩浆性质与钪-铕元素富集的制约机制:a.益将岩体主要形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可能有少量幔源物质的混入,形成高钪、铁、镁含量的岩浆,利于形成富集钪元素的角闪石、辉石矿物;b.该岩浆还原的性质和低的分异程度,使得铕元素保留在斜长石中。(4)初步明确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岩体中稀土元素分异的制约机制:a.重稀土型成矿岩体形成于高成熟度壳源物质的部分熔融,易形成过铝质、富硅、富碱、富氟、贫磷的岩浆,具有高度分异演化程度。在岩浆演化的早阶段形成富轻稀土矿物(独居石),随着演化程度的增加,岩浆中碱性程度和氟含量增大,使HREE和Y元素保留在残余岩浆中,进入晚阶段,随着温度降低和萤石的结晶,使得重稀土矿物逐渐结晶富集;b.轻稀土型成矿岩体形成于壳幔物质的混合,易形成准铝质-过铝质、富硅、钙碱性-碱性、富磷的岩浆,具有中等的分异演化程度。在岩浆演化阶段形成的轻、重稀土矿物共存,不利于岩浆中稀土元素的高度分异;c.轻稀土-铕型成矿岩体主要形成于低成熟度壳源物质的部分熔融,可能有少量幔源物质的混入,易形成低硅、准铝质、钙碱性、富磷的岩浆,具有低的分异演化程度。在岩浆演化阶段形成的轻、重稀土矿物共存,不利于岩浆中稀土元素的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