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外许多经济学家发现股票市场收益序列具有尖峰厚尾、波动群集、杠杆效应与共同波动的特点,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与某些新兴股票市场,这一结论是否也适用于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采用广义APARCH模型对沪深两市指数的收益率进行分析,估计结果表明两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杠杆效应,假设检验的结果显示Leverage GARCH是适合两市的最优模型,通过绘制消息冲击曲线也形象地反映了收益波动度对好、坏消息的非对称性调整。进而利用Leverage GARCH模型的估计结果,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向量自回归等方法对两市收益波动度的传递性进行研究,得出将两市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有利于降低预测误差,提高预测效率的结论。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波动度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以股票收益率为代表的金融时间序列的共性,同时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第二部分简要地介绍了波动度估计中最为重要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系列模型的设定与条件。 第三部分介绍国内外学者对于股市收益波动度的杠杆效应及传递性的相关研究。对于国内的实证研究,既概述了他们的结论,也指出了他们在研究方法上的欠缺之处。对于国外的实证研究,则侧重介绍其不同的研究方法与结果。 第四部分为本文的重点。本部分以1995年1月3日-2000年4月28沪深两市A股指数的日收盘价为样本,利用广义APARCH模型对两市的收益波动度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Wald检验的结果选择适合沪深两市的模型,而后在此基础上考察杠杆效应以及两市波动度的传递性。实证结果显示两市均存在收益波动度对好、坏消息的非对称性调整,而且Leverage GARCH是拟合沪深两市收益波动度的最适模型。此外,沪深两市的波动度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木期深成指A,滞后1期的上证A股指数,滞后1期的深成指A均对本期上证A股指数具有一定的同向作用:而本期上证A股指数,滞后1期的深成指A,滞后1期的上证A股指数均对本期深成指A具有一定的同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