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创造论是马克思哲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关于社会创造的条件、机制、规律、功能及其趋势的理论及学说,它不仅科学地揭示了整个人类社会不断实现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跃迁的整体态势及其基本规律,而且深入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人本属性及其实践诉求,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统一及逻辑互动,是有效衔接旧唯物主义和新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的理论桥梁与思想纽带,也是贯穿整个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维度。社会创造是相对于自然进化和个人创造而言的一个概念名词,自然进化指的是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作用下自然选择的变迁过程,个人创造指的是个体通过自己的劳动不断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而社会创造指的就是个人创造的社会化表达及有效实现,指的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不断通过个体的创造性活动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推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进化过程。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发现之一,它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长期以来,学界对唯物史观的理论阐释过分地追求其规律性和科学性的理论表达,而忽视其目的性和属人性的实践诉求,充其量将这种属人性的创造性活动称之为社会实践,由此造成了其理论表达与实践诉求之间的“脱节”,造成了唯物史观的“解释力不足”。事实上,社会创造论作为一种关于社会创造的条件、机制、规律、功能及其趋势的理论及学说,既关注作为旧唯物主义立脚点的市民社会,也关注作为新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立脚点的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社会创造论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维度,在唯物史观中享有崇高的理论地位,可以说,社会创造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生长点。总的来说,马克思的社会创造论是由社会创造条件论、社会创造主体论、社会创造结构论、社会创造功能论以及社会创造方法论等构成的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而社会创造条件论、社会创造主体论、社会创造结构论、社会创造功能论以及社会创造方法论分别奠定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兴起及形成的逻辑契机、人学基础、内在机制、基本实践诉求以及创新的路径抉择。社会创造论的理论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鲜明的理论个性的有机统一,理论内容的科学性和终极的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浓郁的时代使命感的有机统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创造论对整个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一是社会创造论将更加注重社会的和谐运转,二是社会创造论将更加注重社会的科学发展,三是社会创造论将更加注重社会创造的人本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