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完善,和谐社会理念的不断丰富,中国走上了新型城镇化的道路。这是我国在城镇化道路上的新发展、新形势。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在扩大新型城镇化的试点过程中,居住证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要加快覆盖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使他们依法享有居住地义务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容纳更多的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本质和关键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了不可逆转的社会需求。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绝大部分在农村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由于他们的父辈是最早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们,对于他们来讲教育的程度并不重要,他们更愿意跟随父辈来到城市打拼,所以相对来讲,他们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农业转移人口对于融入城市社会的希望很迫切,而城市社会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与上一代农业转移人口相比,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普遍素质较高,有自己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人生规划。但是,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贪图享受,不懂居安思危,忽视了对于精神价值的追求,所以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十分欠缺,需要外界的督促与宣传。而我国政府对于农业转移人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却不够重视,也没有为农业转移人口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提供接受教育的途径。为了了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及市民化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相关问题,本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性,并探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业转移人口自身因素等方面探讨如何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途径。通过研习国家政府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的实际状况进行研究后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思想政治教育占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顺利进行与农业转移人口思想方面的进步息息相关,而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外部因素主要在于政府、企业和社区等方面,内部因素则源于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自身。探索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找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