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低技术产业(制造业)是指技术密集度较低的产业,这些产业通常受到同样的、明显有异于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因素驱动,因此实践中把制造业除高技术制造业之外的部分统称为中低技术产业(制造业)。中低技术产业是我国制造业的主体,2010年到2015年,中低技术产业平均贡献了80%以上的制造业利润和80%以上的制造业就业岗位,显然,中低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制造业的整体质量。但从当前情况看,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较为薄弱,不但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匮乏,而且政府关注度低,企业融资和贷款环境不利,使行业处于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格局,盈利艰难,难以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生存压力。为了提升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水平,有必要对我国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特征做深入分析,测度和比较不同产业的创新效率,厘清影响创新的关键要素,为政府部门完善创新政策提供参考。本文针对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比较了中低技术产业不同于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特点,然后基于2001-2015年我国24个中低技术行业的面板数据,量化分析了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并使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了中低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分析了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环境因素,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1)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特点中低技术产业多为渐进式创新,采取“干中学”、“用中学”等创新模式,创新目标主要是改进工艺流程降低成本、改进设计提高客户体验、提高生产灵活性和售后服务等;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2)中低技术产业中的不同行业表现出较大的创新效率差异,一些消费制造类产业如烟草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的创新效率较高;而产业链上游的加工冶炼类产业普遍处于较低的效率水平。(3)在影响产业创新效率的因素中:行业内的企业数量对研发人员投入冗余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企业数增加促进了市场竞争,有助于提升创新效率;企业规模对研发人员冗余、经费冗余有负向影响,部分验证了熊彼特假说;研发人员的质量提升有助于降低研发人员投入冗余,但对经费投入冗余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研发人员与经费投入相比,仍是创新活动中相对稀缺的资源;。政府支持对研发人员冗余、经费投入冗余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说明在中低技术产业中,政府支持是提升创新效率的有效手段。(4)在政策建议方面:重新认识中低技术产业对经济的重要作用,结合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特点,积极发挥中低技术产业中的非研发型创新作用,政府在此基础上统筹协调中低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共同发展,协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