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受到高度关注,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指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是推动国有企业加快战略转型,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政策支持下,大批企业率先实现了混合所有制,其中不少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了较大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在行业中的地位,发挥了示范作用;但在大规模推进混改的进程中,也有不少改革失败的案例。因此,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的文献,其次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对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明确研究思路。然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东航物流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模式及模式选择的原因,再从股权结构、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的角度阐述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东航物流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本次混合所有制改革采用各种模式分别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且从内部控制、财务绩效两方面对东航物流混改后公司治理完善的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东航物流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了公司治理,实现了公司治理的市场化,健全了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使职业经理人制度真正落地;二是本次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模式与员工持股模式对公司治理影响较大,分别通过监督效应、激励效应对公司治理效率、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绩效产生的影响,引入财务投资者这种模式主要保障了其国有资产放大功能;三是本次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内部控制、财务绩效上初步表现出了正向效果。因此,在实践探索中,我们也注意到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仅仅考虑股权结构的改革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将公司治理等层面也纳入到混改的考虑范围,为更多的国有企业混改的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同时也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