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光在国内外的各个领域被广泛的应用着,这种广泛性在今天的艺术作品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在论文的写作之前,我阅读了大量与光有关的艺术类学术论文,发现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研究方向对现有与光有关的艺术类学术论文进行归类,在这里我概括的将其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针对画家个人用光技术、技法的研究,比如《油画艺术中光的运用》、《谈光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伦勃朗<犹太新娘>油画语言研究》等等;第二类是在西方哲学发展脉络中去探讨光和各时期哲学思想体系的具体关系,比如《西方绘画中光的理论及其演进》等论文;第三类是从摄影、媒体、装置用光的角度进行介入分析的,比如《光效应艺术新空间》等论文。当下我们对光的研究实践,在平面和电影图像、室内和室外空间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延伸,光在各类艺术领域的运用上都更加能够满足今天人们的内在需要,它已经突破了人们以前单视角进行研究的定式,所以我们就不能再笼统的说研究古典或现代主义油画中的用光,也不能再局限的去研究某位画家的用光方式了。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在不断的被创造出来,光应用于今天的视觉图像也在不断的被创造出来,作为创作者和受众的我们在心理和情感上更有了微妙的变化。针对以上的种种原因,光在今天的艺术作品中应怎样被定义甚至说是否应被定义,应该引起我们去重新认识和深思了。在论文结构上,本文开篇通过详实例证推论出了视觉艺术作品中光存在的本质和意义,这让我们意识到了“视觉艺术中光是人类情感传达的统摄物”,依据此结论我将光作用于人视觉的方式提取了出来进行研究,分层递进的探究了光作用于人眼的感觉、知觉规律,并在人基本共性认知前提下具体的探讨了光的语言对人主观感知的引导,使之自然过渡到艺术作品的情感层面,在总结中我发现并提出了“光性”这一概念。以此概念为导向让我们看到了光在当下艺术图像中的整体应用趋势和特征,这就使得我们可以在自己作品上更合理用光的同时,进一步思考“光性”所引领的建设性精神和情感导向了。在研究方法上,论文主要以对比法和文献法两者整合来完成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其中文章第二、三章节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来对以光为媒介的视觉艺术语言进行归纳,来总结光存在于视觉图像的目的、本质和意义,并进一步在得出的结论“视觉艺术中光是人类情感传达的统摄物”基础上根据光与人类感觉、知觉、情感的关系展开逐层分类分析。论文的文献参考主要以相关书籍、期刊、论文和网络资源为主,以光和人类情感为线索有针对性的进行图像分析和个案研究。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界定相关名词概念,这一章主要介绍光的内涵和美学本质。第二章为梳理光的视觉艺术语言特点,这一章以光在视觉艺术作品中的应用为主和文字中的应用为辅,从两方面展开论述并得出结论。第三章为光在视觉艺术语言中的传情达意,这一章是研究探讨作为视觉艺术语言的光与人类情感的具体关系。第四章为个人体验下的光性视角,这一章主要写自己对于视觉艺术语言光的研究总结,进一步重申了建立在“光情合一”基础上并超越了个人的情感和生命状态的“光性”概念。以视知觉为基础的格式塔完型理论是本文分析光与人类情感关系的理论依据,文章以人的视知觉体验为依据来分析视觉艺术中光和人类基本情感状态的关系,并跟据完型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光和人类情感的具体关系。罗素的中立一元论是文中“光性”概念成立的理论依据,他的中立一元论认为:“世界的终极实体既非心,亦非物,而是一种比两者都更根本的材料即感觉;心物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差别,两者乃殊像的不同组合的结果,或者说两者都是抽象逻辑的构造。”文章以罗素的中立一元论观点来进一步说明作为视觉艺术语言的光不是我们固有视觉里的光,而是经过了人视知觉、感知觉作用处理下的光,更是人感觉体验、意识加工和情感创造的结果。文章在展开例证方面,首先以西方美术史用光的图像脉络为依据来总结光在任何时期都能反映出来的共性特征,然后以视觉艺术作品中实体光、元素光、实验性光的具体案例为参照让我们根据视知觉感知的方式去具体分析光和人类情感的关系,文章最后以当下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和现象为案例分析探讨了光在今天整体文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总结出了人类视知觉感应下的“光性”特质,并以一种光性的视角对我们的艺术方法论和生活方式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