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他叙写湘西世界乡土故事的牧歌小说为他在现代文学史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新时期以来,张承志在“寻根文学”的大旗下,也为我们提供了牧歌小说的另一种范本。两人的牧歌叙事没有直接的因袭关系,但二者的文本中存在着相似的情节结构,意象叙事也存在着异质同构的现象。而且他们同是少数民族作家,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也使得他们牧歌叙事呈现出各自民族文化的特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沈从文和张承志的牧歌叙事就有了比较的可能性。
引言部分首先简述了牧歌的来源以及内涵,其次,对沈从文和张承志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牧歌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概述,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从民族文化背景上比较两位作家牧歌叙事的叙事动力,以及边缘文化造就的边缘叙事姿态。
第二章把沈从文、张承志的牧歌小说文本中所出现的“归乡”母题的叙事模式放置到历时与共时、各自的人生阅历与民族文化差异的背景中去探讨二者归乡叙事情节及其归乡心理动因的同与异。
第三章从意象的象征意蕴及其叙事功能角度,比较沈从文和张承志牧歌小说中意象的异质同构现象,并指出这种异质同构的文化意蕴。
结语部分总结归纳全文,希望给与沈从文和张承志牧歌小说有着诸多相似现象的中国现代小说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