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关系的机遇与挑战分析(2008-2019)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23987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巴基斯坦的民主转型以来,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经历了深刻的发展,既包括诸多机遇,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巴基斯坦经历政局动荡之后,伊斯兰堡与北京的关系在许多领域得到加强,尤其是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得以扩展。尽管两国文化、宗教、语言、规范和传统不同,但始终在地方、地区和国际层面上结成了牢固的伙伴关系,甚至比许多正式的联盟都要密切。2008年以来,新的国际与国内形势变化为两国创造了许多机会。对巴基斯坦而言,包括中巴经济走廊、巨额经济援助、瓜达尔港投入运营、大坝建设、发电站的建立、在包括联合国安理会在内的不同国际组织中获得的支持、获得上海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资格以及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和其他军事装备,等等。这些支持使巴基斯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美国的依赖,并克服美国的压力(当然,美国创造的地区安全环境主要针对的是两国的反恐战争和国内外形势)。与此同时,2008年之后两国还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包括恐怖主义、巴基斯坦政局不稳定、美国和印度的宣传和制衡战略、美国和印度支持活跃在巴基斯坦的恐怖分子、与中国的贸易失衡等。通过相互合作和理解,两国成功地应对了这些挑战,没有让它们左右更为根本的利益。双边关系得益于持续性的稳定政策,一直维持稳定发展,并且在巴基斯坦政治转型之后,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关系都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为了更好地理解2008年以来巴中关系的变化,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简要介绍了研究意义与相关问题,点出了本研究的重要性,并论述了本研究的目标、本论文力图回答的研究问题、主要论点、研究方法,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第二章巴中关系概述(2008-2019年)简要探讨了2008-2019年期间两国政治、经济和战略关系与合作。巴基斯坦国内所发生的政治转型,地区和国内环境以及国际危机等都对两国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期间,两国成功地加强了政治、经济和防务协调,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发展了更好的理解和工作伙伴关系。本章还简要回顾了巴中关系,并分析了两国如何在面临许多挑战的情况下加强伙伴关系,详细介绍了巴中双边关系、中国的援助、在巴基斯坦的投资以及在此期间启动或完成的一些大型项目。第三章巴中关系的机遇,探讨和分析了两国所迎来的机遇。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从一开始就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两国一直互为奥援。双方都获得了政治、经济和战略上的互惠机遇,并充分利用了这些机遇。中国与巴基斯坦的经济合作和中巴经济走廊的巨额投资,也是由北京方面实现区域互联互通的愿望推动的,目的是为促进北京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找到新的市场。中国与巴基斯坦缔结经济伙伴关系,提升了中国作为合作共赢的推动者和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形象,为地区经济增长和稳定发挥着重要责任,做出了更大贡献。本章还讨论了中国在巴基斯坦正在进行的项目及其对两国的前景,这可能会改变巴基斯坦的命运,为该地区的贸易和繁荣提供一条途径。并探讨了2008年后巴中两国如何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第四章“巴中关系面临的挑战”简要探讨和分析了两国面临的挑战。他们既面临着内部挑战,也面临着外部挑战。尽管牢固的伙伴关系是合作的保障,但由于内部情况和外部动态,双边关系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巴中关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恐怖主义、贩毒、俾路支省叛乱、政治不稳定、贸易平衡、美国和印度支持的破坏巴中关系稳定的激进组织以及美国和印度在该地区的强权政治。反恐战争中的美国和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也给中国和巴基斯坦带来了许多潜在的挑战。本章详细讨论了问题和挑战,并分析了如何给两国关系带来问题,讨论了巴基斯坦和中国应对美印强权政治在该地区的政策。第五章结论,总结了各自章节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即两国如何改善关系,特别是如何遏制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同时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也非常重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建设上始终贴近市场和现实生活,食品质量与安全作为新兴的专业,在建设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不同高校在课程开设、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鉴于食品行业的重要性,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食品质量与安
期刊
教育改造是监狱治理工作的核心,监狱治理现代化给教育改造工作提出了四大挑战。因监狱改造罪犯功能的有限性,教育改造工作面临着教育改造价值认同与现实情况差距大、教育改造效果往往"昙花一现"、教育改造整体能力与现实需求不匹配、教育改造社会融入程度不高的窘境。为了更好地推进监狱治理现代化,我们要在治理理念上推进法治化、在治理队伍上推进专业化、在治理手段上推进智能化、在治理路径上推进社会化这四个方面下功夫。
《上海教育》:作业改革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今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为未来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的建构与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切实发挥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学校作业改革更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您认为作业全面育人功能体现在哪?
期刊
中小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稳增长、惠民生、保就业、防风险、促改革的中坚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其专注于产业链上某个环节,聚焦核心主业,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已成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载体,成为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坚实保障,成为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来源。
期刊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人们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在食品监督管理工作中,政府监管部门一定要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法律执政措施,促进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广大消费者也应密切关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提高维权意识,共同维护食品的质量安全。本文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概述展开分析,论述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专精特新”是新时代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先锋力量,新冠疫情给“专精特新”企业带来冲击也倒逼其转型升级。在后疫情时代,“专精特新”企业面临国际化受阻、人才-融资-监管遇瓶颈、知识产权维权艰难等三个主要困境。重点探索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设计、信息平台建设、突出数字经济等转型路径,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年,5G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发展给专业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公共卫生事件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2020年1月23日起,全国开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阻击战,其中,专业媒体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疫情的观察哨、发力场,媒体通过各种传播路径不断探索疫情的真相和进展。本文试以该事件为例,分析国内及广州市同城专业媒体在这次疫情报道中的传播特点和传播路径。
在我国,食品标准化具有的意义非常重大,分析目前实际情况,我国食品标准化建设已相对完善,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视,在这一有利条件下,应进一步从原料管理、生产加工、食品添加剂使用以及质量检验等各相关环节展开,更加深入地开展食品标准化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为食品质量安全提供更加优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