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肠道运动的调节,不仅受植物神经的支配,亦受相对独立的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的调控。但至今为止,ENS的对胃肠的具体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进一步阐明ENS对胃肠运动的调控机制则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胃肠动力起搏是以胃肠道平滑肌节律性电活动—慢波活动作为基础。胃肠道运动包含着非常复杂的过程,最重要的部分是细胞膜电活动变化引起的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 ,SMC)的收缩,而细胞膜电活动的变化是受多种因素的调控。超极化激活的环化核苷酸门控通道(Hyperpolarization 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 gated channel, HCN)基因家族是特种离子流(funny current, If )形成的分子基础,它来自于一个非选择性阳离子电压门控通道家族,现已证明HCN是调节慢波节律起搏的一个重要通道。目前对HCN的研究尚限制在脑干之呼吸中枢对呼吸节律以及心脏窦房结对心脏节律调节方面。而对于HCN对胃肠运动功能的调节目前尚属空白。本实验是在借鉴HCN在脑干之呼吸中枢对呼吸节律、心脏窦房结对心脏节律调节,结合胃肠道起搏基础亦为慢波起搏的特点,通过①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验证HCN2在胃肠道神经上的分布以及与神经递质的共存情况。②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采用电生理技术,分别观察离体肠段平滑肌条给予HCN2激动剂或拮抗剂前后,肠平滑肌肌条蠕动波之波幅和频率的变化。通过上述研究,确立HCN2在胃肠道动力调节方面的作用角色和地位,为胃肠动力起搏及胃肠动力调节机制的研究拓展新的方向。方法:①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记方法,对大鼠胃组织进行PGP9.5与HCN2的双标记;HCN2分别与SP、CGRP以及VIP进行双标记。②分离取得大鼠空肠离体平滑肌肌条,分别观察在给予HCN2受体激动剂CAMP和拮抗剂MDL前、后空肠平滑肌条收缩幅度、频率的变化。③对大鼠空肠离体平滑肌肌条分别给予HCN通道激动剂CAMP和拮抗剂MDL,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灌流液中给药前后SP和VIP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 HCN2是以串珠样结构分布于胃黏膜间神经纤维末梢。HCN2与SP、CGRP和VIP在胃黏膜和平滑肌间隙中存在双标记。2.正常状态下,平滑肌肌条孵育1h后出现稳定的收缩活动;给予HCN2受体激动剂CAMP后,大鼠空肠平滑肌收缩频率和振幅均与给予激动剂前显增加(P<0.05);而给予HCN2受体阻断剂MDL后,大鼠空肠收缩频率和振幅与给予阻断剂前显著降低(P<0.05)。3.给予HCN2受体激动剂CAMP后,环形肌和纵形肌中的SP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VIP含量显著减少(P<0.05);而给予HCN2受体阻断剂MDL后,环形肌和纵形肌中的SP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VIP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发现HCN2在胃组织中是存在于胃肠道神经纤维末梢的周围,且并与神经递质有共存现象。HCN2受体功能的变化可以对大鼠空肠平滑肌的运动起正向调节作用,其对灌流液中SP含量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对灌流液中VIP含量起负向调节作用,与SP及VIP对胃肠道的调节相符,提示HCN2可能在胃肠道的动力调节方面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