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蔬菜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是我国居民日常食用数量最大、食用频率最高的初级农产品之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物的营养搭配和质量安全。然而,基于2015年农业部全国农产量质量安全监测数据,我国蔬菜合格率水平(96.1%)处于全国农产品总体合格率(97.1%)水平之下。与此同时,局部地区、个别品种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时有发生,例如2010年豇豆、韭菜农药残留超标等质量安全事件。农药残留超标存在不易察觉的安全隐患,甚至会对居民生命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往往是由蔬菜种植户不科学、不合理且不符合规范的农药施用行为所导致。因此,改善蔬菜农药残留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约束蔬菜种植户的农药施用行为,从而减少甚至杜绝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现象。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政府规制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以蔬菜种植户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农药施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根据文献资料和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数据,对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进行分析,评价近年来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效果;第二,根据《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蔬菜种植户违规施药行为进行界定,并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对蔬菜种植户的蔬菜种植情况及农药施用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第三,在政府监管的视角下,基于成本收益理论,分析蔬菜种植户违规施用农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二元Log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第一,基于2009-2015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以及2009-2014年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数据分析,发现近年来蔬菜农药残留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本文分析监管效果不佳的原因,并指出改善蔬菜农药残留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对蔬菜种植户农药施用行为的监管。第二,本文归纳出六种主要的违规施药表现并对农户的违规动机进行分析。调查区的蔬菜种植户主要存在二次打药时不考虑上次打药的休药期(占比30.03%)和采摘时不考虑安全间隔期(占比33.33%)两种违规施药行为。另外,11.55%的样本农户会不恰当提高农药配比浓度,1.32%的样本农户会使用国家禁用限用农药。第三,蔬菜种植户基于违规收益和违规成本的比较,做出是否采用违规施药行为的决策。通过二元Logit模型检验得到,农户种菜经验、家庭劳动力数量、农户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组织化程度、专业化程度、种植规模、种植方式、农户对政府抽检的认知情况以及农户对政府处罚的感知情况是蔬菜种植户是否违规施用农药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为了改善蔬菜农药残留问题,有效约束蔬菜种植户的农药施用行为,提高政府监管效率,本文提出四点政策建议:第一,加强农药施用规范的指导宣传;第二,加大蔬菜产地检测及处罚力度;第三,推动合作组织及蔬菜产业发展;第四,建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