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的加剧,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环境更加复杂、问题更加棘手,这对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心理素质,作为一项基本素质,是否过硬,直接影响领导干部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运行。当前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少领导干部因为心理问题给人民和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甚至付出了惨痛代价。所以,研究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既是保持领导干部自身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领导工作正常运行、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顺利完成的必然要求。 本文在研究和梳理国内外有关心理健康理论的基础上,对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理论阐释,系统地界定了我国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标准,即正确的自我认知、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德、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从这五条标准出发,探讨了当前我国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包括自卑和自大、焦虑紧张、心理疲劳和工作倦怠、自我放纵、敏感多疑和心理抑郁等。通过主客观两方面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高我国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任务,必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努力,由此提出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水平。在干部自我调节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学习能力、纠正认知偏差、协调角色冲突、缓解工作压力、协调人际关系、增进家庭感情、养成良好习惯;在组织介入引导方面,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创造有利于领导干部保持心理健康的工作环境。 总之,提高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水平任务紧迫而艰巨,它关系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甚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全社会需为其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