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olymeric immunoglobulin receptor,pIgR)是黏膜免疫系统的关键因子,能够介导多聚免疫球蛋白向黏液中的转运和分泌。pIgR的有效分泌是多聚免疫球蛋白发挥黏膜防御功能的必要条件。随着对鱼类免疫球蛋白研究的深入,pIgR的研究也成为热点。pIgR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非常保守,目前已经在多种硬骨鱼中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本论文克隆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pIgR的基因全序列,分析了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内的差异表达情况以及免疫刺激后在不同组织中的应答表达,并对其进行体外表达,研制出大菱鲆pIgR多克隆抗体,利用该多抗研究了pIgR在4种黏膜组织中的定位,为进一步探讨pIgR的特性及功能奠定了基础。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利用同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ends,RACE),首次得到了大菱鲆pIgR完整的cDNA序列,全长1584bp,该序列包含一个1005bp的开放阅读框及5’和3’UTR,编码334个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发现大菱鲆pIgR氨基酸序列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的序列相似性分别是74%、74%和59%,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多序列比对显示硬骨鱼pIgR包含两个ILD (Ig-likedomain),分别对应哺乳类的ILD1和ILD5区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大菱鲆pIgR和牙鲆的聚为一支。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pIgR在健康大菱鲆各组织中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pIgR在健康大菱鲆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不同,其中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表达最强,该基因在皮肤、鳃、胃、肠中的表达量最高,肝脏、脾和头肾次之,在肌肉中的表达量是最低的,可以说明该基因与大菱鲆的黏液免疫球蛋白的转运密切相关。经灭活的鳗弧菌菌液浸泡处理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大菱鲆各组织中pIgR的相对表达量在72h内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48h内均有一个最高值出现,且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峰值出现较早,说明pIgR在硬骨鱼类黏膜免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地构建了表达大菱鲆pIgR ORF的重组质粒,诱导表达后得到包涵体形式的pIgR重组蛋白,分子量为58.8kDa。以纯化的pIgR重组蛋白为抗原,获得鼠抗大菱鲆pIgR抗血清。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鼠抗大菱鲆pIgR抗血清可与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利用大菱鲆pIgR多克隆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大菱鲆的皮肤、鳃、胃和肠4种黏膜组织进行了pIgR定位观察,发现pIgR在这4种组织中均有分布,且主要分布在上皮细胞的表面,与其结合并转运多聚免疫球蛋白的功能相对应,为pIgR在硬骨鱼类黏膜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组织结构基础。以上所有的研究结果表明,pIgR和多聚免疫球蛋白的转运密切相关,在鱼类黏膜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探讨鱼类pIgR的特性及功能奠定了基础,并丰富了鱼类黏膜免疫的研究内容。
其他文献
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PAHs)是环境中重要的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较大。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区环境,以及郊区农田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