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神经毒性评价斑马鱼模型的建立及氯胺酮神经发育毒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yh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毒性化合物暴露下,机体往往会出现包括神经传递、突触连接和细胞存活在内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器质性损伤,从而损害健康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许多已经上市的药物正是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毒副作用,严重影响了药物的使用,甚至最终导致药品退出市场。因此,早期神经毒性评价成为药物风险性评估的重要内容。做为神经毒性评价的主要动物模型,鼠、兔、狗、猴等哺乳动物存在着实验周期长、费用高、低通量等诸多弊端。发展新的实验动物模型应用于药物早期、灵敏、高通量神经毒性筛查势在必行。斑马鱼具有典型的脊椎动物脑部特征,神经行为遵循顺序发育原则。与啮齿动物模型相比,它具有饲养经济;产卵量大、发育快速,容易获得足够样本量;胚胎透明、易于观察;体型小,空间占用少,具备高通量筛查的条件;水体观察,动物产生的应激少,实验结果比较客观等优点。目前模式动物斑马鱼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发育、神经损伤和神经行为学等神经科学研究。同样在神经毒性评价研究领域,斑马鱼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但由于检测方法不一致、评价指标不统一,大多数实验研究还只停留在表型观察阶段。鉴于行为活动能够从宏观上早期反映神经功能障碍,比病理学改变更为直接、敏感,依据幼鱼体型小的优势,在引入计算机和相关参数分析软件基础上,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出幼鱼神经行为学检测方法,本研究我们将主要采用这些技术,建立和优化斑马鱼幼鱼神经行为学高通量检测方法,提高化合物神经毒性检测效率,进而验证幼鱼模型的效能。氯胺酮是一种临床儿科用麻醉药和新型致幻剂,对胎儿和哺乳期婴幼儿具有潜在的神经发育毒性。目前哺乳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能够导致中枢神经元退行性改变。但对于亚麻剂量氯胺酮暴露能否引起神经系统发育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课题主要采用Noldus幼鱼行为视频跟踪系统,对药物暴露后幼鱼的自发运动、惊恐逃避反射等多种行为活动实时跟踪记录,采用Ethovision XT7.0软件将运动轨迹可视化,导出运动参数用于后期统计分析。通过对已知阳性或阴性化合物神经毒性的高通量检测与评价,验证了斑马鱼模型的有效性。结合一般毒性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建立了化合物神经发育毒性评价方法。本研究还对斑马鱼高级神经活动检测方法进行优化。通过检测亚麻剂量氯胺酮早期持续暴露后幼鱼神经行为毒性变化以及较大幼鱼的远期高级神经活动损害效应,明确了亚麻剂量氯胺酮的神经发育毒性特征。随后分别从组织病理学凋亡检测和行为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探索亚麻剂量氯胺酮引发的剂量-行为效应发生机制。通过对无神经毒性的酵母以及有明确神经毒性的乙醇、氯胺酮、氯化镉、醋酸铅、氯雷他定等化合物的神经毒性作用检测,验证了幼鱼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神经毒物暴露后,6dpf幼鱼的自发行为活动能力和/或行为方式发生改变,可产生兴奋性、抑制性或倒“U”型运动效应。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降低、恢复能力或适应能力减弱,神经毒性表现同文献报道相一致,并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同时验证了斑马鱼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实验可重复性。通过鉴别临床成药氯雷他定、酵母的神经毒性,还证明了该模型在成药毒性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本研究还建立了胚胎和幼鱼神经发育毒性评价方法,检测了氯丙嗪、异烟肼的神经发育毒性,结果类似临床神经毒副作用表现。应用建立的斑马鱼幼鱼模型,本研究检测了亚麻剂量氯胺酮的神经发育毒性作用及剂量-行为效应机制。结果发现,氯胺酮暴露后幼鱼兴奋性运行效应与抑制性运动效应并存。应用TUNEL法凋亡细胞检测发现,出现抑制性效应的暴露组幼鱼中枢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增多,而出现兴奋性效应的暴露组神经细胞凋亡不明显。进一步应用RT-PCR法检测中枢神经NMDA受体亚基表达情况,发现出现兴奋性效应的暴露组NMDA受体结构亚基和部分调节亚基表达代偿性上调。提示中枢神经细胞凋亡和NMDA受体表达代偿性上调可能是引发抑制或兴奋运动效应的原因。通过光惊恐实验和较大幼鱼环境适应性、社会交互性及学习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检测发现,未发生神经细胞凋亡的剂量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降低,并且发育至较大幼鱼时高级神经活动能力受损。RT-PCR法检测发现,这些剂量组幼鱼体内与神经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的基因bcl-2、c-fos表达呈下调趋势。提示bcl-2、c-fos下调与高级神经行为发育障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综上所述,本课题建立了斑马鱼幼鱼神经行为毒性和神经发育毒性检测评价方法,优化了较大幼鱼高级神经活动的检测方法,通过验证斑马鱼幼鱼模型的效能,为应用斑马鱼模型进行早期、快速、高通量的药物神经毒性评价提供了实验基础。同时阐明了亚麻剂量氯胺酮早期持续暴露对斑马鱼幼鱼神经发育的毒性特征,并从神经细胞凋亡和NMDA受体亚基及行为相关基因bcl-2、c-fos表达调控方面研究氯胺酮引发的剂量-行为毒性效应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氯胺酮的神经毒性机理提供了研究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脑电图和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PSD
目的:研究自制冰芦荟液漱口预防血液病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1例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1例次,对照组200例次。观察组以自制冰芦荟液漱口,对照组以生
侵占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新规定的罪名,因此我国学者对于侵占罪的研究的起步比较晚,侵占罪在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上仍然有很多的争论。本文主要借鉴日本刑法立法及理论,参考其
中国现代歌词在其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紧跟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反映着历史的文化特质和时代特征。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转型期歌词的发展流变,为我们了解
介绍了LTE系统在北京地铁范围内进行系统覆盖时,多系统间干扰问题的分析及计算。本文通过北京地铁这样的特殊场景,结合LTE系统的特点,辅以理论分析及现场测试,分析了在多系统
在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社会和科技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适应快速的生活节奏,承受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在不同程度上显现精神压力过大、
当前,我国的强制医疗程序存在诸多缺陷,在执行机关、适用范围、实施程序和医疗费用承担主体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明确强制医疗决定的执行机关、扩大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
从十九世纪中叶纽约中央公园的落成到二十世纪尾叶拉维莱特公园的出现,现代景观已走过一百余年,经过许多优秀的景观设计师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拉维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环境及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换来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近几年来,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各种环境问题带来的种种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是近几年来我国重要的有毒天然中药植物资源,其主要活性成份包括二萜类及生物碱类。由于其植株药用成分含量低,且难以进行工业化生产,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