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对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植物性状、功能群与生产力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xueying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是欧亚大陆温带草原中的重要植被类型,研究放牧干扰下克氏针茅草原和谐发展的科学原理对草地恢复生态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空间演替系列代替时间演替系列的方法,以内蒙古克鲁伦河流域的克氏针茅草原不同放牧强度的样地为研究区域,通过研究植物性状、植物功能群特征、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等,以期深入揭示植物-环境关系、物种(功能群)-生态系统功能关系及物种(功能群)在资源贫瘠环境中的适应策略,为保护草原的科学原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的主要叶片性状在不同生活型植物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但是各个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较强。重牧样地上的LPC和N/P值与中牧和轻牧有显著差异;尤其在生活型功能群分类中,放牧对多年生杂草的LPC和N/P值显著影响。植物生活型功能群中,多年生杂类草在轻牧、中牧梯度上都占有明显优势,而一、二年生植物在重牧区占有优势;多年生禾草的生物量在轻牧上占有绝对优势。旱生植物在轻牧、中牧和重牧状态下均占有明显优势;旱生植物在轻牧阶段生物量最大。从物种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来看,多年生杂类草和多年生草本功能群多样性指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现减小,一、二年生草本与灌木、半灌木以及中生植物功能群多样性,随放牧强度的加大而呈现递增规律。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别,过度放牧显著地降低了群落的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同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中牧下最大,随着放牧强度的加大,呈单峰式曲线变化特征,符合“中度干扰”假说。因此,适度放牧是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平衡,保护草地物种多样性及发展群落生产力的有效管理方式。
其他文献
学位
水库泥沙冲淤变形状况直接影响到水库的寿命甚至威胁到大坝的安全,也同时影响到水库能否充分发挥预期综合利用效益。 本文以黄河青铜峡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水库淤积演变过程为
摘要:本文探究了班会课设计的“四字诀”,希望能给我们的班会课的顺利进行展开探究。  关键词:班会课;“四字诀”;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72  一、引言  根据学校的德育计划,每个月每周都会针对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特殊日子展开主题教育班会或活动,或学习相关文件和精神,这是班会课的例牌。以下是笔者所在学校的某学期的班会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