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前胶原端肽含量测定及喹那普利干预作用

来源 :佳木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mansze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ICM患者心力衰竭发展过程血清Ⅰ型前胶原(procollgenⅠ,PCI)端肽,Ⅲ型胶原(PCIⅢ)端肽含量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及药物干预效果;探讨喹那普利能否抑制ICM胶的合成,以阻抑ICM的心肌纤维化。 方法:采用放免方法测定12例正常对照者及46例ICM患者应用喹那普利治疗6周前后心肌纤维化指标: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未端肽PⅠNP和Ⅲ型胶原氨基未羰肽(PⅢNP)含量,超声心动图测舒末期左室内径(LVED),室间隔厚度(Ⅳ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室重量(LVMW)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 结果:①ICM患者血清PⅠNP、PⅢNP含量显著增高,并随心功能等级增加而有升高趋势。(P<0.01) ②ICM并复杂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清PⅠNP、PⅢNP含量高于无复杂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清PⅠNP、PⅢNP含量。(P<0.01) ③喹那普利治疗后PⅠNP、PⅢNP显著下降,Ⅰ/Ⅲ较前降低。(P<0.01) ④治疗后LVEF、VE/VA升高,LVMI降低,PⅠNP、PⅢNP与LVMI呈正相关(r=0.561,p<0.01;r=0.316,p<0.05),与VE/VA呈负相关(r=-0.711,p<0.01;r=-0.497,p<0.01),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P<0.01) 结论:ICM患者血清PⅠNP、PⅢNP含量升高,并随心功能等级增加而有升高趋势。喹那普利可以抑制PCⅠ、PCⅢ合成,从而减轻左室重量,改善心室舒功能,阻抑ICM心肌纤维化。
其他文献
背景及目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新组织的能力,特别是在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轴突出芽、突触形成、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脑功能重组重要的物质
目的: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MMP-2、MMP-9对UA的预测判断价值及脂质过氧化对MMP-2、MMP-9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观察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粘膜回盲部肥大细胞的分布及变化,探讨其在IBS中的可能作用;应用肠道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治疗IBS,探讨其治疗IBS的可能机制。  研究检测了肥
第一部分、替拉扎明Hepasphere药物洗脱微球制备  目的:采用机械吸附及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备替拉扎明(tirapazamine,TPZ)Hepasphere药物洗脱微球。  材料与方法:采用可载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