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阅读过程,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阅读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了解新的信息是通过激活大脑相关图式而实现的。基于诸此阅读理论,心理学家还利用图式理论研究外语教学,以解释外语学习和阅读中的心理语言过程,他们相信图式理论无论对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的阅读理解都至关重要。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图式理论的意义也不断丰富。它被不断的应用于外语研究的各个领域,例如听力理解,完型填空等等。然而,将图式理论应用于翻译领域的研究却寥寥无几。为了在这个领域能取得一些突破,本文将图式理论运用于翻译之中,旨在使外语翻译能更加有效。同时,和其他翻译理论研究不同,本文作者将重点放在翻译过程而并非翻译成果上。翻译理论界一直以来都是将重点放在翻译成果及其评判标准上,而忽视了翻译过程。然而,笔者认为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才应该是重中之重,因为翻译质量和译本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孕育而成的。翻译理论家很少会意识到翻译步骤的微妙性和复杂性,因为翻译过程只是在翻译者头脑中一闪而过。许多学者还认为人类很难驾驭翻译的整个过程,这也是翻译过程被忽视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翻译过程是一个包含解构原文本并建构新译本的复杂过程。鉴于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从图式理论的视角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在文章中,作者重点研究各类图式在翻译过程的作用,并给处在翻译过程中能有效激活原有图式的有效方法。本文主体包含五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意图和动机。在正文的第一部分,笔者对图式理论的相关内容作了详尽的介绍,包括定义、功能及分类等等。在第二部分中,讨论了翻译过程的相关问题。作者旨在研究翻译过程而非翻译结果。在之下正文最重要的部分中,作者重点讨论了图式理论对翻译过程的作用。结论部分对全文做出了总结,并指出图式理论对翻译过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图式的重要角色不容忽视。最后笔者还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指出,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