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实现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阅读过程,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阅读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了解新的信息是通过激活大脑相关图式而实现的。基于诸此阅读理论,心理学家还利用图式理论研究外语教学,以解释外语学习和阅读中的心理语言过程,他们相信图式理论无论对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的阅读理解都至关重要。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图式理论的意义也不断丰富。它被不断的应用于外语研究的各个领域,例如听力理解,完型填空等等。然而,将图式理论应用于翻译领域的研究却寥寥无几。为了在这个领域能取得一些突破,本文将图式理论运用于翻译之中,旨在使外语翻译能更加有效。同时,和其他翻译理论研究不同,本文作者将重点放在翻译过程而并非翻译成果上。翻译理论界一直以来都是将重点放在翻译成果及其评判标准上,而忽视了翻译过程。然而,笔者认为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才应该是重中之重,因为翻译质量和译本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孕育而成的。翻译理论家很少会意识到翻译步骤的微妙性和复杂性,因为翻译过程只是在翻译者头脑中一闪而过。许多学者还认为人类很难驾驭翻译的整个过程,这也是翻译过程被忽视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翻译过程是一个包含解构原文本并建构新译本的复杂过程。鉴于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从图式理论的视角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在文章中,作者重点研究各类图式在翻译过程的作用,并给处在翻译过程中能有效激活原有图式的有效方法。本文主体包含五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意图和动机。在正文的第一部分,笔者对图式理论的相关内容作了详尽的介绍,包括定义、功能及分类等等。在第二部分中,讨论了翻译过程的相关问题。作者旨在研究翻译过程而非翻译结果。在之下正文最重要的部分中,作者重点讨论了图式理论对翻译过程的作用。结论部分对全文做出了总结,并指出图式理论对翻译过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图式的重要角色不容忽视。最后笔者还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指出,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课题。
其他文献
艺术设计与管理的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企业艺术设计工作的日益系统化和复杂化,艺术设计活动本身也需要进行系统的管理。艺术、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人类生产方式、生
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科技等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类社会也因此进入了信息时代。当前,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
<正> 作为电视传播的符号要素之一, 电视字幕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各类电 视节目之中,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广播 电视领域的应用,字幕机的功能也越 来越完善,操作越来越简单,电视字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可引起仔猪与育肥猪的呼吸
本文以导游语言的修辞策略为对象进行研究,试图通过一定的创新性探索,运用修辞学的有关理论,从导游语言的修辞效果出发,较为系统的阐述运用何种修辞来达到特定修辞效果的修辞
<正>一、概述在美国COSO报告及萨班斯法案的极大影响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2008年6月份颁布、2009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上市
威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言语交际现象。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运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收集的威胁语料,发现威胁有单个威胁句、单邻对和多邻对三种话
现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非常复杂,而且出现得频率很高,这种语法化现象已经引起了各家学者的重视,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历时频率的增高、礼貌原则的遵守
本文拟在Chomsky最简探索(Minimalist Inquiry)(1998)和语段推导(Derivation by Phase)(1999)的相关理论和假设下对现代汉语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做尝试性分析,并讨论宾语式把字
本论文以韩礼德的衔接与连贯理论为框架,以《红楼梦》的原著和大卫·霍克斯译本作为数据来源,从不同衔接手段的外在差异、成因和使用频率入手,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