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社会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二社区”,但是网络世界又与现实世界存在着许多区别,如虚拟性、隐匿性、超越了地域束缚的开放自由性和无差别的平等性等等。由于这些特征的存在,引发了网络社会中诸多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如诚信缺失、网络行为失范、人际关系异化、道德冷漠、网络行为规范发展滞后等。本文从网络道德概念的界定,对我国网络道德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和总结,探讨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相关对策这三个方面表达了作者通过调查、学习得到的相关的理解和认识。第一方面是关于网络道德概念的界定。网络道德是基于互联网事物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道德规范体系,它是一种以互联网行为作为调整对象的社会规范体系。它基于网络的不同主体具有自主性,基于价值认知具有开放性,基于互通具有开放性,基于网络虚拟而具有行为自律性。第二方面是我国网络道德的现实状况总结和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分析。目前由于网络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网络环境也正处于快速变化的状态。网络道德作为现实道德在网络社会中的延伸,难免由于不能完全适配而引发一些道德问题,其主要表现为:第一,网络道德标准失衡甚至歪曲;第二,行为自律意识薄弱甚至缺失;第三,行为主体情感错位甚至异化。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可以总结为:第一,缺少体系完备和具有实效的法律法规;第二,缺少公认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第三,网民道德素养方面的缺失;第四,缺乏理性认知的道德失范行为。第三个方面,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对策:第一,建设网络基本的道德规范,其中引导人们增强网络道德意识,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要唤醒网络参与者的道德责任感,要借助教育的力量;第二,正确处理网络道德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正确处理道德与技术的关系;第三构建卓有成效的网络道德体系,其中要发挥政府职能在网络道德建设中的主导型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在网络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立法工作进度,完善网络法律体系,加强网络技术研究,弥补技术缺口造成的道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