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英语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标准》(2012)明确指出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该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并且为实现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情’打下基础。根据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不积极参与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导致了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及其重要。通过作者的课堂观察,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英语教学忽视了信息差原理。英语课堂中缺少了信息差,学生就很难实现真正的交际,然而只有真正的交际活动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言语交际应是建立在信息差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本研究尝试从信息差原理的角度,通过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差任务来回答下列问题:1、信息差任务对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有什么影响?2、信息差任务对学生的英语成绩是否有显著影响?3、信息差任务是如何影响学生的英语成绩的?本研究运用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实验过程中涉及了问卷,访谈,测试以及课堂观察。研究对象为浙江省青田某初中的90名学生,通过对其中16名学生的访谈和10名学生的课堂观察收集了关于英语课堂采用信息差任务之后学生所发生变化的数据。在实验前,作者用课堂参与积极性的问卷以及英语试卷测试了实验对象当前的英语课堂参与度以及英语成绩,经过为期十周的信息差任务之后,作者再次对实验对象的课堂参与度以及英语成绩进行了后测,然后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运用信息差任务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证明学生的英语成绩能够得到很大提高。信息差任务不仅有助于增加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改变他们学习英语的态度,而且还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对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积极性提出了若干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