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及制造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能工巧匠,因为他们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者。从工匠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一丝不苟、严谨细致、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的培育与职业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仅对专业技能有高标准,而且对个人素养和职业操守也有很高的要求。技工学校(以下简称技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分支,它能更直接地为企业和市场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技校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技能型人才还需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中审美素养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利用技校语文教材中的工匠形象进行审美教学,引导学生深刻体悟匠心品质的价值意蕴,以帮助技校学生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促进他们成人成才。本文对技校师生工匠形象认知现状进行了调研;采取定量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技校语文课文中的工匠形象进行了剖析。本文的创新在于将工匠形象放在当前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运用语文教育学和美学、美育学的理论进行审美教学研究,引导学生从语文审美的角度来解读工匠形象,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使学生深刻把握匠心品质的精髓,从而真正成长为新时代的中国工匠。本文针对劳动版技工学校语文教材课文中的工匠形象进行审美教学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技校语文教材中的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的可行性。结合技校语文教学的要求分析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的可行性;运用实践论美学理论揭示工匠形象美的本质,用美育学理论分析审美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从技工教育的实际谈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的现实意义。第二章针对技校师生工匠形象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为了解技校语文教师及学生工匠形象认知现状,本文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为全文研究提供依据。第三章技校语文教材中工匠形象美的表现及审美教育价值的研究。以人社部劳动版教材为基础,具体分析语文课文中工匠形象的审美教育因素,探讨工匠形象的审美教育价值。从匠形美、匠技美、匠心美等方面引导学生笃行致远、崇善致美、追求卓越,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他们的人格,树立远大的理想。第四章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的策略研究。从课文的解读策略、教学资源的整合策略、教学设计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尽可能发掘、总结更多语文审美教学的策略和可利用的资源,促进技校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