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语文教材中的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eyg2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及制造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能工巧匠,因为他们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者。从工匠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一丝不苟、严谨细致、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的培育与职业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仅对专业技能有高标准,而且对个人素养和职业操守也有很高的要求。技工学校(以下简称技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分支,它能更直接地为企业和市场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技校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技能型人才还需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中审美素养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利用技校语文教材中的工匠形象进行审美教学,引导学生深刻体悟匠心品质的价值意蕴,以帮助技校学生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促进他们成人成才。本文对技校师生工匠形象认知现状进行了调研;采取定量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技校语文课文中的工匠形象进行了剖析。本文的创新在于将工匠形象放在当前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运用语文教育学和美学、美育学的理论进行审美教学研究,引导学生从语文审美的角度来解读工匠形象,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使学生深刻把握匠心品质的精髓,从而真正成长为新时代的中国工匠。本文针对劳动版技工学校语文教材课文中的工匠形象进行审美教学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技校语文教材中的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的可行性。结合技校语文教学的要求分析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的可行性;运用实践论美学理论揭示工匠形象美的本质,用美育学理论分析审美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从技工教育的实际谈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的现实意义。第二章针对技校师生工匠形象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为了解技校语文教师及学生工匠形象认知现状,本文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为全文研究提供依据。第三章技校语文教材中工匠形象美的表现及审美教育价值的研究。以人社部劳动版教材为基础,具体分析语文课文中工匠形象的审美教育因素,探讨工匠形象的审美教育价值。从匠形美、匠技美、匠心美等方面引导学生笃行致远、崇善致美、追求卓越,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他们的人格,树立远大的理想。第四章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的策略研究。从课文的解读策略、教学资源的整合策略、教学设计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尽可能发掘、总结更多语文审美教学的策略和可利用的资源,促进技校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5年5月16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3号公告。该公告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精神,配合《工
站在四方山生态公园上俯瞰十堰市,东西狭长,市区的楼房不时被耸起的丘陵和山头遮盖,蓝天白云,绵延挂绿,市在山中,楼在山下,不断发展的汽车城充满着生机,面积不断外扩的市区却
本文通过摩擦模拟试验机和导热系数测量仪分析了纳米金刚石添加剂对润滑油抗磨减摩和传热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和TEM方法对摩擦表面进行了形貌分析。同时在AVL柴油发动机试验
<正>婴幼儿尿布皮炎是指在新生儿或婴幼儿的肛门附近、臀部、会阴部等处皮肤发红,有散在斑丘疹或疱疹,好发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特别是28 d内的新生儿。若继发细菌或念珠菌感染
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的发展更是牵扯到方方面面。在现代社会里,学校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了学校品牌的竞争,学校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服务意识,将服务寓于学校的管理之中,让服务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学校在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校长要具有服务意识  校长直接服务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间接服务的对象是家长,是社会。有人说,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这对于校长的职能评价有些夸大,但也
作为开阔管理视野、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教育考察越来越受到一线校长们的欢迎。然而,现实中的教育考察往往流于形式,有的甚至出现了异化,教育考察偏离了“教育”,演变为校长们
<正>目前,我省的桑园大多是专用桑园,栽培密度为1000—1200株/亩,平均亩产茧为75—100公斤,年收入干元上下,蚕桑生产已成为我省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介绍细纱工序产生短粗节的原因,并探讨其具体解决方案。从纺纱器材、设备、工艺、温湿度等方面介绍了生产中产生短粗节的实例,结合波谱图逐一对各形态的短粗节进行分析,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