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纵观我国实践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实践教育的发展需要与时代的进步相契合,实践教育的开展需要相关社会资源的整合和支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进高校教育结合“互联网+”战略,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有利于提升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技术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也是实践教育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分析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新内容、新载体、新途径、新方法,创新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新对策,显得十分重要。为科学地了解高校实践教育的现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经过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总结了当前实践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同时也了解到实践教育存在着目标不够具体、社会支持系统不时缺位、实践过程与成果认定不够及时、实践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在“互联网+”视阈下,对于大学生实践教育进行了创新尝试:通过提升对实践教育的思想认识,明确实践教育的目的;通过构建“互联网+”大学生实践教育平台,实现学校、学生与社会三端的信息与资源互联,拓展了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内容、载体与途径;通过建立互联网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实现大学生实践成果的实时记录与第三方的参考评价,运用大数据分析形成的大学生素质能力雷达图,可帮助大学生准确地自我认知并在大学期间有目的地取长补短,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的真实素质能力,为学生在择业就业时提供一份真实的大学实践经历认证;通过研究高校、企业互通,双向互认的职业素能评价体系,实现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更加精准匹配。当我们将“互联网+”大学生实践教育平台产生的数据运用到大学生人才的发现、评价与使用的体系之中,将会催生形成“大学生人才大数据”,这一数据的建立将会对国家教育改革、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