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变得日趋加强。在此背景下,我国颁布了诸多文件以规范和引导医药行业的发展,同时对投入资金的运用加以指引。整体上,医药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利润回报能力,效益良好,且凭借其知识密集型、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特点,现已发展成为我国成长性最好、发展最为活跃的经济领域之一。尤其是在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医疗器械,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为健康所系,临床必用,是医药行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民生产业。但注意到,我国虽对医疗器械给以重点扶持,政策上也给予较大的优惠,老龄化的社会趋势更是拓宽了市场需求,然而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研发和创新能力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难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再加上行业本身负债运用能力尚显不足,资产利用效率不佳,行业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力。当代社会对医疗器械行业的需求,为满足现代社会要求我国医疗器械需要进行改进。因此,本文决定以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客观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效率,并根据分析与评价结果,为医疗器械公司管理层在未来战略方向上提供决策支持和决策依据,以提高公司财务效率水平,促进医药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研究内容具体如下:首先,本文对所研究问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了概述,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细致梳理。其次,对盈利能力、效率评价的概念、方法和理论基础给予了界定和相关阐述。再次,杜邦分析法、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用于评估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效率。最后,针对分析结果,给出提高营业收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盈利能力评价方面,财务状况稳定的公司,均是进入行业较早,因此有较稳定的客户和市场,以及行业经验和专利技术。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壁垒较高,进入门槛高。十二五以来,国家鼓励创新,医疗器械行业的公司有一些进行资产重组,对自己的产品以及产销规模做出了重大调整,研发投入大,所以最近几年行业总体盈利能力有所下降。财务效率评价方面,从超效率DEA模型的静态分析结果来看,2011-2017年医疗器械上市公司财务效率的均值为1.111,表明财务效率实际达到了有效的生产前沿面,且总体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但各上市公司的财务效率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非DEA有效公司的财务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从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结果来看,我国医疗器械上市公司财务全要素生产率并不高,但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北大医药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为4.1%,紧随其后的是信立泰、人民同泰,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6%和2.0%,公司效率差异明显。进一步地,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可以看出,技术进步相对于技术效率的增长过于缓慢,实质拖慢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