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系统不断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逐渐向城市聚居,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城市土地、空气、水体污染和热岛效应等。而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比如可以美化城市风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城市局部小气候等,对促进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景观植物是园林要素之一,具有净化空气、滞尘降噪、改善局部微气候等功能。此外,景观植物是构成彩色环境的物质材料,种类繁多,姿态各异,根据树姿、叶色、花果季相变化构成美丽的景色,给人以多方面感官的美的享受。所以合理应用、养护管理植物来创造景观,既能给人们提供和产生有益于人类生存的生态效应,又能为人们带来丰富的艺术体验。古都南京自然环境优越,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南京一直非常重视城市的绿化工作,也在这个领域做出了比较突出的成绩。随着城市发展,植物景观在城市中的作用及生态意义更为突出,但作为植物的后期养护所呈现的问题与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南京城市大多植物种类单一,行道树绿化功能性不足。“缺苗”、“死苗”现象多次出现,病虫害现象严重。所以,南京在园林植物配置及后期养护管理方面还需要提高其科学性和艺术性。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的城市植物景观的实地调研,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记录其植物物种信息、地理位置、生长状况、植物群落搭配、养护管理模式以及生态效应等内容。调查得出南京市植物种类可分为48种,应用了梧桐、大叶罗汉松、枫香、石楠等物种;实地调研结束后,进行数据整理,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的研究方式,建立起完整的南京市绿化植物景观综合考评体系,重点从生态、环境、功能、价值、观赏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评与考量,建立起植物景观养护综合评价模型,并从植物景观质量角度评价其差异性功能;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总结法对现代城市植物景观的发展、问题及保护措施进行总结,参考国内外植物景观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通过上述研究过程,以提高绿地的养护质量和等级水平,创造出尊重自然、尊重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不断完善南京市绿地系统,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从养护方法、养护理论的角度对南京城市植物景观提出优化提升策略及改造项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