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城市小学生亲子关系核心成分并构建理论模型;(2)初步研制一个适合我国城市小学生亲子关系好坏甄别的测量量表;(3)检验城市小学生亲子关系测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工作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城市小学生亲子关系的理论模型。依据此理论模型编制量表的初稿,并进行预测。通过数据分析,结合心理学等相关专家的讨论结果,确定城市小学生亲子关系测量量表父母问卷和孩子问卷的施测问卷,之后进行大样本施测,其中父母问卷有效问卷624份,孩子问卷的有效问卷636份,样本为各年级的城市小学生及其家长;两周后对其中的30对父母子女进行重测;通过班主任评定,挑选出亲子关系一般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各15对用于鉴定问卷的效标效度。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最终量表的结构;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来查考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1)正式量表包括父母量表和子女量表,其中父母量表由28个项目构成,子女量表有22个项目构成。(2)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父母量表包含5个一阶因子,解释方差总变异的59.326%,分别命名为:夫妻关系、父母意识、亲子沟通、亲子依恋和教育方式;子女问卷包含4个一阶因子,解释方差总变异为52.392%,分别命名为:父母关系、孩子意识、亲子互动、亲子依恋。(3)父母量表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各题目上得分差异显著(p<0.01);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62,分量表为0.768-0.855(p<0.01);总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872,分量表为0.845~0.903(p<0.01);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施测数据与理论模型拟合较好,χ2/df的值4.45,RMSEA为0.077,GFI为0.90,NFI为0.91,CFI为0.90;5个因子的得分和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310~0.649之间(p<0.01),两两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025~0.415(p<0.01)。(4)子女量表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各题目上得分差异显著(p<0.01);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2,分量表为0.746~0.836(p<0.01);总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837,分量表为0.796~0.860(p<0.01);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施测数据与理论模型拟合较好,χ2/df的值4.23,RMSEA为0.081,GFI为0.89,NFI为0.87,CFI为0.89;4个因子得分和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538-0.608之间(p<0.01),4个因子两两之间相关系数在0.247-0.301之间(p<0.01);(5)优秀组和普通组亲子关系的量表得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本研究的理论构想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较好,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一个简单适用的量表用于城市小学生亲子关系好坏的初步甄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