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采取“重工抑农”的城市偏向型发展策略,以牺牲农村利益支援城市发展,因而造成城乡贫富差距不断增大、城乡发展脱节现象严重,城乡明显呈现产业、空间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面貌。城乡差距增大将严重阻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城乡统筹将成为今后我国城市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同时,我国旅游城市发展长期禁锢于“资源驱动”的发展思路之中,仅仅注重景区建设,而忽略了旅游和城市的协调发展,抑制旅游产业带动性的发挥,从而造成旅游城市发展动力不足;而另一方面,城市盲目追求现代化,具有旅游价值的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不断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取代,造成城市文化的丧失和旅游基础的破坏。面对旅游城市解决自身发展问题和促进城乡统筹的双重需要,文章立足于旅游城市,在城乡平等的基础上,采取“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促进旅游产业向乡村扩散和二次集聚,以旅游业强大的产业带动性和广泛的产业关联性,带动城乡产业融合,调整乡村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论文在总结和评价国内外城乡统筹和旅游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后,着重分析了城乡统筹和旅游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两种机制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城市发展机制;然后进一步提出其发展目标为生态型旅游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型旅游城市;最后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城市发展的对策。第一章为背景研究:文章研究缘起是因为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增大和旅游城市发展存在模式单一等问题,同时旅游产业对促进城乡统筹和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国内外有关城乡统筹和旅游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第二章为城乡统筹和旅游城市发展基础研究:对城乡统筹、旅游城市和城市发展等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并限定本文研究范围;介绍全文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城乡统筹和旅游城市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既本文的立论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的分析。第三章为旅游城市发展的一般性研究:基于对旅游和城市的系统分析,理清旅游和城市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旅游对城市的影响;注重分析旅游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并从系统学和不同类型旅游城市和旅游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主导动力因素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旅游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为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城市发展特殊性研究:根据二元结构理论,分析了城乡关系互动机制,在对其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提出以城市为出发点的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机制;以旅游城市发展的一般动力机制和城乡统筹机制结合研究,总结出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城市发展的特殊动力机制;最后分析了旅游城市发展的目标和途径。第五章为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城市发展的规划应对:这一部分是对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城市发展途径在规划层面的具体化和深入研究。主要从构筑城乡空间管制、人口统计、用地发展、空间布局、交通网络、基础设施配套等多方面提出应对策略。第六章为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城市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旅游城市陇县为例,是对以上研究成果的具体运用。第七章为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研究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