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底墒和苗期灌溉量对玉米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19609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作物苗期的需水特征,确定适宜底墒和最佳苗期灌溉量,本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进行了不同质地土壤底墒和苗期灌溉量对玉米出苗和苗期生长发育影响的盆栽试验。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不同土壤底墒对玉米出苗率影响显著,出苗率最高时的壤土、粘土和沙土的土壤底墒分别为21.4%、27.8%和13.3%,分别占田间持水量的76.5%,79.5%和74.1%,出苗率达到96.6%、99.1%和98.6%。壤土出苗率最高的适宜底墒范围为19%-22%,粘土为26%-29%,沙土为13%-15%。 2.土壤底墒和苗期灌溉量两因子对苗期株高和总干物重的影响,随玉米生长发育进程而不同。 3.无论壤土、粘土还是沙土,苗期灌溉量对株高和苗期总干物重的影响效应都大于底墒影响。 4.土壤底墒和苗期灌溉量两因子的交互作用对株高和苗期总干物重具有相互协同效应和相互替代效应;玉米苗期株高和苗期总干物重最大时的壤土底墒均为20%,最佳苗期灌溉量均为88mm;粘土株高和苗期总干物重最大时的土壤底墒分别为27.8%和27%,最佳苗期灌溉量分别为99.8mm和97.2mm;沙土株高和苗期总干物重最大的土壤底墒分别为12.8%和13.7%,最佳苗期灌溉量均为79mm。壤土株高和苗期总干物重最高时的适宜底墒分别为19%-22%,粘土为26%-29%,沙土为13%-15%。 5.随着土壤底墒和苗期灌溉量的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增大,当超过一定范围时,随着土壤底墒和苗期灌溉量的增大,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则降低。 6.叶水势随着土壤底墒和灌溉量的增加而提高,并随着当土壤底墒和苗期灌溉量达到最大值时提高到最高值。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四川农业大学油菜研究中心通过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获得了一批长角和特长角油菜品系,本研究以不同角果长度的品种和品系为材料,利用间接酶联免疫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