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保险则是银行机构或保险机构通过一体化的方式,对传统的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加以整合,以便更好满足客户金融需求的一种策略。经济利益是银行保险发展的直接动因,经济利益关系是贯穿银行保险发展各个层面的关键问题。 传统上,保险业务与银行业务存在明显的区别。但随着金融服务的演进,保险业务与银行业务也出现了同质化的倾向。研究表明,储蓄型保险产品与银行储蓄间存在竞争关系。 在银行保险市场上,存在着银行、保险公司、消费者及监管机构等四类经济主体,由此产生银行与保险公司、银行保险机构与消费者、银行保险机构与监管机构、消费者与监管机构等四种经济利益关系。在代理销售模式下,银行保险经济利益在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分配体现为保险公司根据银行售出的保单数量向其支付手续费。基于合作博弈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银行与保险公司在手续费谈判过程中的议价能力是不对等的,主管部门应对此问题予以足够重视,防止商业银行利用垄断地位向保险公司索要过高手续费。 银行保险企业是提供银行保险服务的主体。银行保险企业内部的经济利益关系对企业的整体表现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关系到银行保险策略的成败。银行保险企业在处理内部经济利益关系时,应坚持以股东利益为重,兼顾经理人及基层员工利益。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银行保险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岗位、偏好为其设计不同的薪酬方案,从而形成有效激励,确保银行保险预期经济效益的实现。 银行保险经济利益关系的宏观调整机制包括市场机制和金融监管。其中市场机制是调整银行保险经济利益关系的基本机制,而金融监管则是应对市场失灵的补充机制。银行保险经济利益关系的微观调整机制包括产品创新、资金融通、组织整合及薪酬激励。在银行保险发展的不同模式下,银行保险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市场机制始终应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