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与社会双转型时期,教师职业压力问题凸显,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其中一员,在压力的普遍性之上,又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压力源有哪些?他们的心理弹性如何?持续的压力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影响?是否影响到了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和自身的心理健康?如何缓解他们的压力?这些问题均亟待解决。为了探寻答案,本研究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考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压力现状,分析了他们的职业压力源、压力中介变量——心理弹性、压力反应——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也考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压力管理方法之一——员工帮助计划(EAP)的需求状况。结果发现: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称评聘与科研方面的压力最大,在职业发展与工作适应方面的压力较大,在工作负荷、学生、领导与组织结构方面的压力一般,在家庭生活、工作无乐趣、人际关系与自我身心方面的压力较小;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婚姻状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均在个别职业压力源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压力源差异不显著。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总体心理弹性较强,但具体到各维度来说则存在差异,即他们在家庭凝聚力、自我效能方面的心理弹性较强,在计划风格、社交能力、社会资源方面的心理弹性较弱;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均在个别心理弹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职业倦怠处于中低水平;不同年龄、职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个别职业倦怠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学历、婚姻状况的教师在职业倦怠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4、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不同性别、职称、年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健康差异显著,不同学历、婚姻状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健康差异不显著。5、职业压力源与职业倦怠、心理健康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心理健康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6、高校现有的压力管理措施不能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需求,他们希望学校提供EAP服务的愿望强烈,对EAP服务项目的需求较为多元。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并因之提出了职业压力管理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其健康生活、快乐工作提供理论借鉴与实际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