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杉木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 : 50次 | 上传用户:jijip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生物量既表明森林的经营水平和开发利用的价值,同时又反映森林与其环境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上的复杂关系。因此,研究森林生物量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理论研究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森林资源的不断消耗,尤其是木材产量的急剧下降,迫使人们不得不关心除木材以外的林木其它部分的利用,这就促进了森林生物量的研究,此外能源危机以及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也促进了人们对森林生物量的研究。众所周知,森林生物量测定非常困难,而且耗时费力,因此确定一种行之有效而又准确的调查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生物量模型估计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它是利用林木易测因子来推算难于测定的林木生物量,从而减少测定生物量的外业工作。对于以往森林生物量研究中的生物量估测模型的研究而言,综观国内外研究概况,尽管有许多的研究者做了相关的研究,也建立了许多的生物量估测模型;但是这些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以往所建立的生物量模型大多为立木生物量模型,而林分生物量模型则较少研究;(2)以往所建立的生物量模型多为静态估测模型,而动态预估模型则很少研究;(3)以往的生物量模型研究中对所建模型的评价重视不够。鉴于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福建省闽北地区有关杉木人工林生物量数据,研究探讨福建省闽北地区杉木人工林生物量模型,利用本文建立起来的生物量模型就可以对闽北地区的杉木人工林的进行生物量估计,可以为闽北地区的森林资源监测以及其他相关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文首先阐述了森林生物量研究的历史原因以及生物量模型研究的现实意义,其次是介绍了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研究的概况以及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闽北杉木人工林生物量模型的研建。研究的内容包括:(1)样木生物量调查测定方法,林分生物量的测定方法;(2)单木生物量估测模型和林分生物量估测模型的建立,包括自变量的确定,模型的评价指标,模型的结构设计,参数估计以及立木生物量表的编制;(3)林分生物量动态收获预估模型的研建。其中本文的创新以及重点研究内容是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动态预估模型。最后,本文对杉木人工林生物量模型研究进行结论分析,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通过研究探讨,本文在相对生长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闽北杉木人工林单木生物量估测模型以及林分生物量估测模型并编制了杉木人工林立木生物量表。此外,还分别以Schumacher收获模型以及理论生长方程为基础建立了闽北杉木人工林的林分生物量收获预估模型,通过建立林分密度指数的动态预估模型和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结合建立的生物量收获预估模型来对林分生物量进行动态预估,即建立了一个林分生物量生长收获动态预估模型系统。
其他文献
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2002-2012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此外,还将模型引入通胀预期变量并设计相关指标,以更加系统的获得
何为正义?正义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实现社会正义?诸如此类有关正义的问题一直引发着人们积极的思考。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其巨著《正义论》中用一种似乎“
审判权系指法院审理和判决案件的权限,具有独立性、中立性、被动性和终局性的特点,它作为国家公权力的一项重要权力,往往通过宪法或法律的形式赋予法院来行使。民事审判权就是法
黑龙江地处边陲,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沙皇俄国入侵黑龙江,侵占了黑龙江大片的领土,黑龙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开始受到威胁,边防问题日益严重。近代中国政权更迭,黑龙江在各个不
本文是对清初崇董书家张照书学观的专题研究。张照的书法在清初备受推崇,其书学观主要体现在书论《天瓶斋书画题跋》里。本文集中探讨五个问题:首先,从《天瓶斋书画题跋》的初步
电影是当今最具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影片的成功与其语言的使用密切相关。本文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奥斯卡影片《阿甘正传》的对白进行分析,理论基石为Halliday的三大元功能,从及
<正>傩文化在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交织着巫术宗教、民俗生活与艺术审美,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陶思炎教授主持的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苏南傩面具研
本文简单介绍了合作学习的研究历史及其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并根据其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念,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相结合,设计科学合理的实施流程,教师实行有效的监控和指导,
教学生活化有其历史渊源,也越来越成为现代课程改革的普遍趋向,吸引了许多教育工作者从此入手探讨教育教学的改革方案。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应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
游戏是一个独特的传播媒介,玩家参与度很高,如何充分利用游戏植入傩文化,使得它可以成为传播优秀文化的载体,寓教于乐,便是本文的讨论重点所在。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沙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