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06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教学有利于实现语文学科育人功能,传承中华文化。但目前高中古诗词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学生学习古诗词热情不高,教师教学内容死板等。为走出古诗词教学困境,笔者依据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理论成果,结合窦桂梅老师提出的“主题教学”模式,以此探求出能够改善古诗词教学不足的路径。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主题教学相关理论概述部分,界定了“主题”与“主题教学”的概念和特点,论述了高中语文实施古诗词“主题教学”的必要性,并从最近发展区等教育理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的角度论述了高中古诗词“主题教学”实施的可行性。第三部分是调查分析部分。通过发放、回收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发现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师教学方法僵硬;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教师教学内容死板,并进一步分析得出了存在不足的原因。第四部分阐述了高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实施的策略。一是,主题的开发与生成。笔者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依托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开发、生成古诗词主题。二是,以一篇为导向,多篇组合教学。三是,把握主题意象,对比教学。四是,创建“主题教学”综合性课堂。此外,还提出了高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在实施时应遵循的原则:设置教学目标时应注重三维性和整合性;选取教学内容时应注重丰富性和取舍性;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重多样性和针对性;安排教学环节时应注重层次性和流畅性;实施教学评价时应注重动态性和多元性。通过本文,希望能够改善当前教学中的不足,为高中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四川省德阳市城南街道以创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和平安街道为契机,立足社区,以科教优先、求新求精为重点,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工作常抓不懈,使这项工作常态化。为强化防灾减灾科普知
豫宗杂4号足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化多抗育种研究室选育的棉花杂交种。2000年,以抗病性能优良的9957(109选系)做母本,长势强,结铃性好的9989(豫棉668选系)做父本配制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