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要素,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对于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市场机制主导资源配置的实现,城市土地市场的运行和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日益增强。如何才能引导土地市场的有效运行并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显然,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理清土地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的深层影响和作用关系。迄今为止,有关中国土地市场运行和发展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而在这众多的研究之中,对土地市场运行的绩效评价和影响分析又是焦点之一。不可否认,通过逐步引入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也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有的研究不仅从总体上评析了中国土地市场发展的机理及运行的绩效,而且还分别从不同的作用视角初步探究了土地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土地市场的运行涉及经济体系运行的诸多方面,对土地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方面来考察,而是有必要从其内在结构和运行特征的角度来系统展开。本文就旨在基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系统探究城市土地市场运行是如何通过影响要素投入和配置作用于经济增长的。考虑到中国土地市场的运行包含了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个层面,同时综合这两级土地市场的运行特征,论文首先基于土地和土地市场在经济增长中所具有的一般功能基础上,系统构建了一个土地市场运行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从而,为后面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分析视角、范围和逻辑结构。接着,文章简要回顾了中国土地市场发展的历程,并初步分析了土地市场运行与经济增长间的现状关系。总体来看,中国的土地市场发展遵循着一条渐进式的道路。从最初的无偿使用→收取使用费→土地有偿出让,改革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土地市场运行与经济增长间的现状关系也日益凸显,并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土地市场总体运行的角度来看,土地市场运行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土地市场运行的内部结构来看,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运行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关系有着部分差异;从土地市场运行的区域特征来看,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土地市场运行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关系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为了探究土地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论文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次从土地一级市场运行、土地二级市场运行和土地市场化程度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转型期中国土地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逻辑推演和案例剖析,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基本的研究(待验证)假说:(1)在土地一级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土地一级市场规模越大,经济增长越快;(2)土地二级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土地二级市场规模越大,经济增长越快;(3)土地市场化程度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土地市场化程度越高,经济增长越快。对此,本文在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基础上,分别加入反映土地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市场化程度的变量,建立了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同时利用有关的宏观统计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以下基本研究结论:(1)通过研究土地一级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在中国转型期间,由于政府直接参与土地一级市场的运行,并且主要通过农地非农化增加市场上的土地供应,因此土地一级市场运行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支撑经济增长的建设用地规模扩张。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对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也驱使劳动力在不同部门间的流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和非农就业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农地非农化和建设用地规模扩大的同时,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广大居民的储蓄和投资行为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而也促进了固定资产的投入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这些都是经济增长所必需的。(2)通过研究土地二级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知,土地二级市场的交易主体多元化和交易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决定了市场机制在这一市场上处于土地配置的主导地位,因此土地二级市场的运行有利于低效的土地利用被高效的土地利用所替代,以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并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此发展背景下,劳动力和资本配置也必将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可见,土地二级市场的运行将促使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投入向高效产业集中,从而有利于整体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3)通过研究土地市场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土地市场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基于质的改变展开的,它不同于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随着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土地市场机制对土地使用者的行为会形成不同的激励效果,特别是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对土地资源的高效节约利用,也会相应地增加对单位土地上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强度及利用效率。显然,这些经济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文章为今后一个阶段中国土地市场的发展、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政策启示,包括:(1)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形成土地一、二级市场间的联动机制;(2)适度控制土地一级市场的发展,规范政府的土地供应行为;(3)改革征地制度,促进土地收益合理分配和劳动力有效转移;(4)完善土地一级市场的供应结构,引导健康的经济投资行为;(5)健全配套制度与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土地二级市场的发展;(6)优化土地二级市场的内部结构,促进经济要素的高效配置;(7)提高土地招拍挂交易比重,逐步完善土地市场的竞争机制;(8)充分显现土地真实价值,促进各经济要素的集中高效投入等。
其他文献
天然植物染料毒性小、来源广泛、环保性好,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和环境相容性,某些采用植物染料染色的织物还有一定的芳香,同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植物
本文对织物染色配色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描述了此次建模所用的数学方法和分析过程。通过对传统的织物染色配色问题研究发现:基于Kubelka-Munk理论的织物染色配色方法
我国电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对于产业化之路怎么走,中国整个电视业都处于摸索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区域的电视产业发展
冷却肉以其优质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已成为国内外生鲜肉生产的主流,它以一种新型的消费形态预示着生鲜猪肉生产和消费的发展趋势。虽然冷却肉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一直处于低温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陕西省渭河流域是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心,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流域内人口逐年增长、工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的工业废水
介绍了我国湿法炼锌筹建项目的环保审查、炼锌工艺与其产生的污染及对“三废”的治理措施。
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如何激发组织中人才资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科学地完善组织的薪酬分配制度,是组织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
目前分布式水文模型是水文学研究热点,由于其自身特点,使分布式水文模型成为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水文过程影响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建立林冠截留模型、枯落物截留模型、土壤入
注射器是医疗机构应用最广泛的器械之一,是护理人员每天必定要接触到的物品,我们有必要对它的历史知识作一些了解。
综述了国内外封严涂层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封严涂层的结构和应用特点,重点讨论了可磨耗封严涂层性能评价和技术研究现状。比较了各种涂层材料、评价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