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赋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重要财政收入之一,历代对其十分重视。中华民国成立后,在田赋征收上沿袭清制,同时对晚晴田制有所调整,避免了以往田赋征收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抗日战争爆发后,粮价上涨,粮食危机日盛。关税、盐税、统税因战事影响实收数目远低于预收数目,与此同时,国民政府支出却日益扩大,最终导致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保证军粮、公粮和民食,国民政府决定实行田赋征实。田赋征实的实行使国民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粮食,进而支持了抗战。本文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对云南田赋征实进行探讨:绪论部分介绍学术界对田赋征实的研究概况,以及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的界定等。第一章介绍国民政府田赋政策的演变,主要涉及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的田赋政策。第二章介绍田赋征实机构的特点。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第三章介绍田赋征实在云南的具体执行情况,这一章的内容包括粮食的征收情况,其中包括粮食的征收、验收及加工。第四章介绍云南田赋征实的仓储、运输,并介绍军粮、民食、公粮的配拨情况。第五章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探析田赋征实的积极意义及其弊端,积极意义包括保证军公民粮的供给和缓解通货膨胀等。其弊端包括粮政人员舞弊、负担不均、监管不力等。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语,笔者结合田赋征实的利弊,提出对抗日战争时期田赋征实的看法,并阐述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