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腐熟剂对秸秆还田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agska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通过阐明秸秆腐解向土壤转化的过程,改善了春玉米生长所处的土壤环境,明确了不同秸秆腐熟剂在黑土地的应用效果,从而为玉米高产提供理论参照和玉米栽培技术调控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本研究于2016年进行,试验地点选在兴安盟扎赉特旗黑土地区域,通过测定5种不同秸秆腐熟剂对黑土地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状以及玉米产量,得出了结论,结果表明:  1.秸秆腐熟剂能够加快秸秆腐熟,促进营养成分的快速释放,在苗期、成熟期东北地区气温较低情况下,提高了土壤温度,苗期增幅为1.5%-12.4%,成熟期增幅为10.9%-16.4%,FS4提高幅度最大。  2.在外界温度较高情况下,提高土壤水分,减少了水分的消耗,拔节期和灌浆期的水分增幅分别为8.5%-26.4%和0.9%-35.8%。  3.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0.5%-3.2%,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较CK分别提高了2.1%-4.5%和3.3%-6.2%。  4.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在0-20cm和20-4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增幅为36.7%-66.9%和5.8%-62.5%。在0-20c 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提高幅度为64.5%-109.6%,具体表现为FS4优于FS5优于FS3优于FS1优于FS2优于CK。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在0-20cm、20-40cm和40-60cm土层,提高幅度分别为17.2%-35.9%、19.2%-32.7%和25.8-67.6%。  5.光合特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玉米产量显著提高,具体表现为FS4>FS5>FS2>FS1>FS3>CK,各处理与对照在0.1水平上表现差异性显著,各处理较CK分别增产722Kg/hm2、547Kg/hm2、337Kg/hm2、262Kg/hm2和229 Kg/hm2。  综上所述,5种秸秆腐熟剂均能加快秸秆的分解速度,能够加快秸秆腐熟,促进营养成分的快速释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促进玉米前期生长,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其他文献
像是一壶浊酒浇开一抹芳华,像是一滴清泪晕开一片冰心,又像是一缕轻烟袅开一段情谊……如丝如缕,绵绵不断,这恰似天堂般的享受,正是古人那璀璨的智慧结晶给予我的。  繁花坠,柳丝垂,燕儿飞,景色唯美。生长在江南水乡,我总不由得去驻足观望周围美丽的景色。瞧,这厢正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缠绵,那厢便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悲凉;“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凄楚,却又遇上“
期刊
产量性状在作物育种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玉米中克隆了一个水稻产量性状主效基因GW2的同源基因,命名为ZmGW2。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的初步结构和功能;半定量RT-PCR检测ZmGW2在不同组织、不同处理下的表达情况;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将ZmGW2导入拟南芥以及玉米中。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ZmGW2蛋白含有431个氨基酸,且也具有RING指结构。所有的RING
高粱和苏丹草均为高粱属的一年生常异花授粉作物,其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差异较大,但各有优缺点。为了培育结合双亲优良性状的饲用作物高丹草新品种,利用高粱雄性不育系11A与在内蒙古中西地区种植多年的黑壳苏丹草、白壳苏丹草、棕壳苏丹草相组配进行人工授粉杂交,获得了3个杂交组合F1代,经选育得到了新品系。本试验重点对11A×棕壳苏丹草、11A×黑壳苏丹草这2个杂交组合选育出的蒙农4号、5号高丹草新品种的主要农艺
本试验选用巴西甘蔗固氮品种B1、B3、B5、B8与本地甘蔗品种桂糖11号、新台糖16号为供试材料,试验分为桶栽试验和田间氮肥试验。在桶栽试验中,不施N肥,于不同时期测定与甘蔗固氮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在田间N肥试验中,分三个氮肥处理,观察记载主要农艺性状,最后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巴西甘蔗固氮品种的固氮能力都远高于本地甘蔗品种桂糖11号和新台糖16号,表现出较高的固氮酶活性。2.与本地甘蔗品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