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合理的翻译单位可帮助翻译工作顺利进行。目前,随着英汉科技翻译日益重要,科技文体亟需确立一个适当的单位。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比较泛化,没有针对不同文体来分别研究翻译单位。有鉴于此,本文尝试研究英中科技翻译的单位,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翻译实践找出一个合适的单位并加以证明。作者首先介绍了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翻译单位在操作上是语言单位,从动态的角度看,如音素、词素、词、短语、句子、段乃至篇章都可能是翻译单位。基于以往研究成果,作者强调了不同层级翻译单位之间的差别,并提出翻译单位的定义:翻译单位是译者出于翻译目的而选择的原语中的语言单位,它在目的语中有对等成分,其下的语言单位在目的语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对等成分。翻译单位的选择由文本的性质决定,由译者根据文本性质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决定。通过具体分析科技文本的特点,借助韩礼德衔接与连贯理论,主题述题推进模式理论,作者比较了各个层级翻译单位的优点和缺点,分析了以译者的段落意识为基础的翻译实践,同时在此基础对英汉翻译的技巧做了探索。通过理论与实践上的论证,论文得出结论:科技工作者以句子为立足点,向下协调句内各个意义组成部分,向上协调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具有句段意识,有利于产生忠实通顺的译文。这一研究在科技翻译这一领域完善了翻译单位理论,并有望为更广泛的研究开辟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