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R1200的UHF RFID阅读器数字基带处理SoC设计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a1cy0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发展、设计工具自动化程度与设计技术的提高,单个芯片上能够集成的电路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集成电路由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向片上系统SoC(System on Chip)方向发展的形势日趋明显。包含处理器在内的系统级芯片集成技术,可以较好降低系统整体的功耗、面积,提高芯片运行速度,提升芯片性能。目前,基于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核的片上系统设计,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领域。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阅读器是射频识别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其他频段,超高频段的RFID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识别距离较远、传输速度高、操作快捷、可实现多目标识别、移动目标识别等。目前,大部分射频识别设备尤其是手持式设备均工作在超高频段。随着超高频RFID设备的大范围使用和技术改进,阅读器的单芯片解决方案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数字基带信号处理是阅读器芯片设计的组成部分,将这部分功能采用片上系统的设计方法实现,是完成单芯片阅读器的重要基础。本课题依据ISO18000-6C协议要求,完成RFID阅读器数字基带信号处理的片上系统设计。应用了开源资源网站Opencores.org维护和提供的OpenRisc OR1200处理器内核以及一系列IP核,系统的总线采用OpenRisc所支持的开源片上总线Wishbone,自行设计完成协议处理单元IP核,实现功能包括基带信号PIE编码、FM0解码与CRC-5/CRC-16校验,完成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并根据Wishbone总线协议配置相应的设备接口,从而实现基带信号处理IP核设计。片上RAM、PLL等由Quartus II提供的工具生成。硬件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完成各个IP核的分析设计和功能仿真,再将各个IP核互联实现硬件设计。搭建系统软件开发所需的GNU工具链环境,编码设计完成硬件系统的启动与应用程序。最终实现阅读器的基带处理SoC系统软硬件设计。系统的验证工作通过Modelsim仿真软件和FPGA开发板实现。
其他文献
随着“智慧城市”等信息化过程加快,GNSS为代表的定位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民用领域,复杂信号情况下的GNSS定位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当前GNSS定位技术面临信
天馈系统作为电磁波进出通信设备的接口,它是现代通讯、雷达和导航等电子信息系统接收、发射空间电磁波的最主要的装备。随着这些电子信息系统种类的持续增长、使用数量的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