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飘》是作者马格利特.米切尔经过十年创作而成的一部长篇巨著,发表于1936年。这本书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社会为背景,以郝思嘉的生活为主线,描写了内战时期南方人民生活和思想上的转变。米切尔以她女性的细腻,精确地把握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成功地塑造了郝思嘉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作为小说的一条主线斯佳丽的爱情故事不是充满诗意和浪漫情调的那一种,而是现实的和功利的。为了达到目的,她甚至不惜使用为人所不齿的狡诈伎俩。斯佳丽的爱情故事里包含了许多复杂的因素。如果说阿希礼和玫兰妮的爱情代表的是一种为人称道的正统爱情观念的话,斯佳丽对阿希礼的爱就是一种对正统的叛逆。为了她一生中第一次纯洁的爱情,她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即使是在阿希礼和玫兰妮结婚后都没有改变,反而更加炙烈。她的行为与身边在传统观念教育下长大的女孩截然不同。至于她后来的数次婚姻,则纯粹是出于功利,表现了她性格中的反面特征。但是在当时战乱的背景下,为了生存,为了一家人有饭吃,为了保住她视为生命的土地,这种行为也是合理而真实的。她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敢,独自承担起养活包括自己情人和情敌在内的一大家人的重担的责任感,以及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无所畏惧,疾恶如仇的精神,都使人产生敬意,减轻了人们对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厌恶感。本文试从作者对主人公斯佳丽的成长过程及爱情生活中不断的抗争的刻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形成过程,从而进一步揭示环境与一个人性格的相互影响。在结构上,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导言部分。介绍小说涉及时间及创作发表时间,以涉及的历史和作者的成长背景入手,研究人物的性格创作。作者的成长过程和创作背景直接影响了其创作观点,使《飘》与其他关于内战的小说不同,没有像其他小说一样推崇北方的价值观。同时由于她对南方价值观的了解,她很尖锐地抓住了南方旧思想的弱点,通过斯佳丽的行为给予了反抗和突破。主人公斯佳丽身上也与作者本人在性格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带有作者自己的处世方式。继而探究性格和命运的关系,指出作者在刻画小说《飘》中的女主人公时即遵循了性格和命运相互影响的规律。同时简单分析斯佳丽复杂矛盾的人物性格,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作者是如何利用环境的转换,事件的发展刻画出如此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正文部分是研究主体,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一章名为“生命初始的颜色”介绍了斯佳丽的成长环境,及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长大的斯佳丽性格中存在的矛盾因素。温婉,贤淑,善良,出身名门的母亲和爱尔兰农民出身的父亲在斯佳丽的性格中植入了矛盾的种子,是她日后性格变迁的内在因素。第二、三、四章是文章的重点,分别从“与世俗礼教的抗争”,“与艰难生活的抗争”及“与爱情婚姻的抗争”三个方面剖析斯佳丽在时代变迁,生活发生巨变的环境背景下成长的过程。生活环境的转变把斯佳丽性格内在的反叛性与坚毅激发了出来,给了她展现内在性格的机会。同时被激发出来的反叛性又帮助斯佳丽渡过一个个难关,成为了一个自己命运的主宰者。第五章研究经过艰难困苦洗礼后的斯佳丽的性格变化。通过与第一部分即女主人公战前的性格特点的对比,研究斯佳丽性格变化的过程。第三部分结论部分。总结通过全篇的分析看到的斯佳丽性格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影响。是生存环境的改变是斯佳丽失去了可以依靠的父母,家园,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同时,斯佳丽性格中倔强坚强的因素改变了她的处事态度和人生观,是她战胜困苦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