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姑息医疗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控制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其理念是尊重生命,遵循生死规律,追求有尊严、安详、无痛苦的死亡。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及疾病谱系的变化,生命晚期患者增多,而有些疾病目前还无法治愈,带瘤生存(缩小肿块而非完全切除)或将成为常态。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肿瘤的姑息治疗,早已被广泛认可,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发展也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但因我国姑息医疗起步较晚,其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其治疗理念尚未被大多数人熟知,临床上肿瘤的治疗仍陷于以治愈为目标的怪圈。而我国姑息医疗的供给也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在姑息医疗的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伦理困境。众所周知,临终关怀最初源于基督教的慈爱理念,而姑息医疗从临终关怀演变而来,其理念与临终关怀相似,范畴较大。儒家的仁爱思想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正统伦理思想,本文以儒家仁爱思想链接西方基督教文化体系下所产生的临终关怀的慈爱思想,探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姑息医疗的价值启示,寻找本土化的姑息医疗推进之路。本文除前言和结语,正文共四个部分。前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第一部分姑息医疗的概述,介绍了姑息医疗的概念,包括姑息医疗的界定、主体、客体、内容、四个阶段;分析了姑息医疗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二部分我国姑息医疗的伦理困境及其原因分析,姑息医疗的伦理困境有生命神圣论与生活质量论的两难选择,患者自主与家庭决策难以平衡,患者受益与受到的损害难以权衡;姑息医疗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有传统文化的影响,患者的矛盾心理,医疗单位及医务人员自身利益的考量,政府支持不足,姑息医疗的自身的局限。第三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对姑息医疗的价值启示——以儒家仁爱思想为视角,儒家仁爱思想的内涵包括存仁爱之心并自知自爱、亲亲、泛爱众,正确处理姑息医疗中涉及主体的关系。第四部分我国姑息医疗的伦理原则与现实出路,我国姑息医疗的伦理原则有尊重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我国姑息医疗的现实出路有正确面对死亡,加强法律保障,完善医疗制度如加强医疗的学科、团队、机构科室建设,完善医院—社区—家庭转诊制度,完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建设。